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文化教育   4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季学民 《课外阅读》2011,(6):165-166
设计思想 黄土高原是中国特别是北方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它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丰富矿产,悠久文化,无不影响着我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前面课文里多有涉猎,后面《走进西部》也会涉及到,因此本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杨礼赞茅盾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相似文献   
13.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重本抑末,实行“在外兵马尽是屯兵,官俸兵粮,皆出於是”之制。这种政策虽然对解决戍边军卒的粮食供应以及巩固北部边防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客观上毁坏生态以要粮食的做法,使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明代九边不适度屯垦所引起的土地大面积的退化性演替,不但使晋西北、陕甘宁区域的土地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而且加剧了该区域水蚀、风蚀的过程,对黄土高原这一时期迅速增加的水土流失量有着不容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的内容。黄土高原是教材涉及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惟一一个地形区。本节教材的特点是结论性的语言少,地理图片、活动多,因此,可运用实验法、探究法和问题法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得出结论,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张铁青 《地理教育》2011,(11):42-45
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区域图(图1),据此完成1~3题。1.图1中某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以下地理界线符合于该山脉的有:①内流区与外流区②季风与非季风区③内蒙古自治区与黑龙江省④2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⑤亚热带森林与温带草原区⑥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区⑦农耕区与草原牧区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生态系统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自1950s以来大规模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举措,在减少入黄泥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坡面、沟道的水文过程和物质迁移过程等,改变了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时空分配格局,在土壤保持、粮食供给、水文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贡献。本文系统综述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发展演变,阐述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水土过程的作用机制及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探讨了新形势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建设面临的问题、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应加强维护和管理,提升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统筹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合理的时空配置,以维护黄土高原及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维持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可持续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驱动下,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均处在不断加剧的动态变化中,揭示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是保持和增强系统弹性以及可持续性的科学基础。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黄河重要的产水区和绝大部分泥沙的来源区。合理布局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格局,协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黄河下游水资源利用与泥沙控制,是黄土高原地区和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本文立足于国际社会-生态系统耦合研究前沿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国家需求,综述了区域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互馈机制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耦合模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认为发展社会-生态系统动态机制分析方法和稳态转换识别方法,建立耦合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权衡与优化模型,是推动社会-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理论与方法创新、为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有趣的标点     
冯秀兰 《辅导员》2010,(23):15-16
前不久,彩云之南“红土乐园”的舞蹈兔转学来到黄土高原上的“标点王国”的学堂里学习。顽皮的舞蹈兔在这个新学堂里,与热情大方的同学之间,发生了许多新鲜事。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事情,你想知道吗?  相似文献   
19.
2005年4月26日到5月13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跨越海峡,率团访问大陆。面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央视新闻频道、一套、国际频道、九套都及时跟踪,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此进行了报道。这其中让观众记忆犹新的还是这样一些镜头:连战在黄土高原面对59年不曾祭拜的祖母墓,情感也难以自抑。记得他轻抚墓碑、端详墓碑的眼神;记得他轻擦眼角、紧抿嘴唇的“小动作”;更记得他在黄土地上一步三回头的不舍……这些深深打动观众的都是——电视新闻细节。  相似文献   
20.
刘向朝 《初中生》2007,(5):40-43
【原文】 第一部第一章节选 雨中的雪花陡然间增多了,远远近近愈加变得模模糊糊。城市寂静无声。隐约地听见很远的地方传来一声公鸡的啼鸣,给这灰蒙蒙的天地间平添了一丝睡梦般的阴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