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92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文化教育   52175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756篇
  2022年   456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763篇
  2019年   1032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859篇
  2016年   1027篇
  2015年   1982篇
  2014年   4268篇
  2013年   3630篇
  2012年   4008篇
  2011年   4549篇
  2010年   4089篇
  2009年   3885篇
  2008年   4311篇
  2007年   3404篇
  2006年   2299篇
  2005年   2019篇
  2004年   1568篇
  2003年   1377篇
  2002年   1100篇
  2001年   818篇
  2000年   729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地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培养方式的正确与否,而实验是在校大学生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的最佳途径。基于教学工作中的实验课以及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探索本科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模式,分别通过对"大课堂"模式、电子教程预习模式以及精准式培养模式特点的研究,分析各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对其优点进行整合和优化,建立培养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实验能力的高效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浙江省机械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从实验教学改革入手,独立开设机电类实训实验课,探索工程化人才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繁峙县教育局确立了把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全面向教学工作转移、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移的思路,明确提出了"抓课改、促教学、提质量"的教育工作思路。几年来,全县上下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文章,下大力气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扎实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均衡优质发展。一、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针对农村教育问题,低起点、高目标,定位课改。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相比,失去了  相似文献   
994.
剖析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指出了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现状,介绍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全程导师制的制度设计。全程导师制对提升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学校的升学录取率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5.
99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6):183-186
在2015新版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引导下,分析了标准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剖析了测控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以满足复杂工程问题和非技术要素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为出发点,对测控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建设,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使测控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7.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等课程组成的信号分析和处理类核心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研究针对这类课程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强调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有效结合,建立讲授课程与已学课程和当前科学研究的联系,强调工程应用中的数学基础。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该改革方案拓展了课程广度和讲解深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在不同学习科目间的迁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98.
以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总结了近年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环节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的进程,促进了课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999.
2007年9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公告,授予我院计算机工程系副主任干国胜副教授研制的“一种教学机器人”专利权。  相似文献   
1000.
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阐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两个方面,探讨了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相互关系,明确提出了培养工程人才应解决好适应社会需求、树立大工程观和体现办学特色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