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4篇
文化教育   61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体内脂肪酸(FFA)与糖相比具有贮量大、单位质量贮能高等特点,是长时间运动的理想能源。研究认为有氧训练可以提高骨骼肌对脂肪的氧化能力。但有关脂肪的研究远没有对糖的研究那样深入与广泛。本文结合近来的有关脂肪代谢的研究成果从脂肪组织的脂解和FFA的运输、FFA跨肌肉细胞膜的运转、FFA跨线粒体膜的运转、肌肉中甘油三酯(IMTG)的动用4个方面作几点探讨,旨在对运动与脂肪代谢的研究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 ,在日本、美国、瑞士、加拿大等国 ,生物钟的应用十分广泛 ,而且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引入生物钟理论后 ,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 ,但利用人体生物钟进行武术训练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目前武术逐步成为一个国际的体育项目 ,它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有效地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势在必行。所谓人体生物钟 ,简单地说 ,是人体的基础代谢、内分泌、脉搏、智力、体力、情绪等生理现象的盛衰在一定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学说。如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像波浪似地出现周期性变化 ,由于这些变化为一个月左右 …  相似文献   
33.
采用调查和访问的方法,探讨了函授运动训练专业专科起点的本科生使用体育学院函授教材《人体生理学》的优点与不足,并对如何重新改编或选用其他教材的内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4.
徐强 《视听界》2002,(2):25-25
站在人文关怀的基点上,审视当今传媒所热衷于传播的社会新闻,就会发现这样一种悖论:一方面,社会新闻的表现重心毫无疑义是芸芸众生;另一方面,社会新闻却对最普通的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关心,甚至漠视人的生存意义。这种悖论深刻地揭  相似文献   
35.
岩画揭示了原始初民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原始人的生活情景,岩画中人体运动形象作为人类早期带有巫术祭祀性质的身体运动游戏方式是研究体育运动源起的信史,其人文内含揭示了人从蒙昧逐渐走向最初的(原始的)文明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36.
37.
李国兴 《武当》2003,(11):43-45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实际上是“以气为本”的气学文化。自宋代周敦颐撰《太极图说》,并经朱熹注释之后,使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完善。而有关“神”的认识,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 如前所述,仙学(包括内丹学)的修炼过程,始终是以元神的提炼、净化和升华为其宗旨。换句话说,也就是在  相似文献   
38.
39.
在反恐格斗中,掌握对人体薄弱部位的攻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一名徒手格斗者向持械武装的对手攻击时,要求其击打要害部位的准确度和“一招制敌”的能力更高了。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团身后空翻二、三周动作技术分析,进行团身后空翻四周可行性探索,认为只要人体重心水平速度5.5米/秒左右,做到较大的制动,获得科学的踏跳角、起跳角和腾起角,身体重心上升的最高速达2.4米以上,在翻转过程中合理地调整翻转角速度,完成后空翻四周是可能的,并提出了加强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要求及改革训练比赛器材弹性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