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4篇
文化教育   61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场所,是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主要基地。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强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室建设,能更好地服务于理论课教学,保证实验课质量。  相似文献   
22.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对教育对象所要达到的质量规格做出回答,因而它必然包含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本文将借助现代自然辩证法中关于人体本质特性的阐释以探讨教育目的的合理选择与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3.
季节不同。人体的内环境和内分泌也会有变化。冬天天气寒冷干燥且昼夜温差变化大。人体的内环境不稳定,很容易生病,运动时就更需谨慎,做到以下“四防”。以保证运动安全。  相似文献   
24.
人体惯性参数的实测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惯性参数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人类工程学等工作时均需要的人体基本参数。通过活体的实际测量 ,比较中国人体惯性参数和国外人体惯性参数所计算人体总重心位置的差异 ,经统计学数据处理来验证中国人体惯性参数的可靠性 ,研究表明 :中国人体惯性参数比国外人体惯性参数更加适应中国情况 ,应对中国人体惯性参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那娇春 《云南教育》2005,(14):38-39
教材分析 《观察人体识汉字》是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儿歌。全文四行两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全文由“导语…‘课文…‘插图…‘会认字…‘会写字”几部分组成。课文的插图再现了“人、手、足、口、耳、目”这几个字的演变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26.
田建伟 《小学生》2005,(12):24-25
孩子有快乐的心理素质吗? 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是一种心理态度。快乐不可能总在一个人的身边发生,而是要靠你去创造。如果一个人等着快乐主动降临,或由别人带来,那么就要等待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27.
28.
29.
人体内脂肪酸(FFA)与糖相比具有贮量大、单位质量贮能高等特点,是长时间运动的理想能源。研究认为有氧训练可以提高骨骼肌对脂肪的氧化能力。但有关脂肪的研究远没有对糖的研究那样深入与广泛。本文结合近来的有关脂肪代谢的研究成果从脂肪组织的脂解和FFA的运输、FFA跨肌肉细胞膜的运转、FFA跨线粒体膜的运转、肌肉中甘油三酯(IMTG)的动用4个方面作几点探讨,旨在对运动与脂肪代谢的研究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 ,在日本、美国、瑞士、加拿大等国 ,生物钟的应用十分广泛 ,而且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引入生物钟理论后 ,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 ,但利用人体生物钟进行武术训练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目前武术逐步成为一个国际的体育项目 ,它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有效地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势在必行。所谓人体生物钟 ,简单地说 ,是人体的基础代谢、内分泌、脉搏、智力、体力、情绪等生理现象的盛衰在一定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学说。如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像波浪似地出现周期性变化 ,由于这些变化为一个月左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