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4篇
  免费   940篇
  国内免费   264篇
医药卫生   1071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522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632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77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51篇
  1979年   56篇
  1978年   41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20篇
  1975年   13篇
  197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电子束CT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CT)诊断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价值。方法 对经平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拟诊为肺血管疾病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行EBCT检查,EBCT诊断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11例患者入选,并与超声心动图、核素通气灌注扫描、心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作进一步的比较及评估。结果 单发一侧肺动脉缺如4例,均为女性成年人。合并多发心血管畸形7例,其中合并复杂畸形3例,均为男性儿童和左肺动脉缺如;合并单发心血管畸形4例,其中3例为右肺动脉缺如。结论 (1)儿童时期明确诊断的一侧肺动脉缺如多合并有心血管畸形,且左肺动脉缺如多见,成年人明确诊断的单发一侧肺动脉缺如多为右肺动脉缺如。(2)EBCT对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较之多普勒超声更为准确,与心血管造影各具独特优势,但EBCT为无创检查是其特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影像表现及与手术切除相关征象。方法:对照手术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腺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hypotonic duodenography,HD)和CT的表现。结果:HD显示息肉型9例,溃疡型7例,浸润型1例。CT均示腔内不规则肿块或肠壁增厚,3例示溃疡,胆系扩张10例,胰头浸润14例,血管浸润7例,淋巴结转移3例,肝转移2例。7例行根治术,10例行姑息术。结论:HD与CT结合可充分显示腔内病变,腔外浸润及转移。癌肿局限于腔内或仅侵犯胰头时可行根治术;侵犯周围重要血管,发生淋巴结、肠系膜及肝脏等转移时一般只能行姑息术。  相似文献   
43.
CT引导下胰腺穿刺早期诊断胰腺感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者对1990年至1996年收治的1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持续发热、白细胞增高、疑有感染的21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菌学检查,确定有无胰腺感染。在CT引导下根据病变的部位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及进针方向。穿刺点可经前腹壁、侧腹壁或脊柱旁,并对穿刺液行细菌学检查。结果:(1)21例共穿刺35例次,无穿刺所致并发症。(2)证实胰腺感染13例。细菌种类包括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属及霉菌等;单一细菌感染7例,多种细菌感染6例。(3)胰腺感染者CT表现均为D或E级;除1例感染性假性囊肿发生于发病后3个月外,其他均发生于胰腺炎发病后4~15天,平均10.2天。(4)8例穿刺阴性者除1例因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手术外,均经支持治疗治愈。提示CT引导下胰腺穿刺是早期诊断胰腺感染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建立一种可靠、简便的非同位素PCR方法检测脆性X综合征的突变基因。方法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CGG寡核苷酸探针,检测通过PCR扩增的FMR-1基因中CG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数目。从而判断所检样品中FMR—1基因是否正常。结果 该法可检测出正常人及携带者的CGG重复拷贝数。结论 该方法可以简便、安全、可靠地检测FMR—1基因中(CGG)n重复拷贝数,从而确定为正常人或携带者,可作为临床上筛查脆性X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5.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X线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SARS的61例患者,对发病后的一系列胸片和CT影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以发热为最早起病症状,88.5%患者在起病1周内肺部出现肺局灶性斑片状模糊影,并迅速扩大.2周内病变达高峰,有57.4%患者两肺大部分肺野受累,病情重.83.6%患者在5周内肺部阴影逐渐消散.在恢复期16例CT扫描中,有13例显示肺部遗留纤维化病灶.有6例患者合并感染,病期延长,4例死亡.结论SARS早期出现肺部炎性改变,发展迅速,大部分两肺受累,重症比例高,易致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46.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平片与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诊断长骨非骨化性纤维瘤中的作用,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平片和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部位为胫骨9例,股骨6例,腓骨1例。肿瘤形态为卵圆形,肿瘤的长径2.0~8.0cm,肿瘤边缘均有硬化边。根据X线平片及CT所见分为2型:皮质型或偏心型(12例)和骨髓型或中心型(4例)。讨论: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牡蛎形态学的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永明 《海峡药学》2003,15(6):51-53
目的 对中国药典规定的三种杜蛎的外形进行研究比较。方法 照相机拍片及用控磁共振扫描。结果 发现长牡蛎的长度及宽度均比药莫规定的高50cm要长10cm左右.宽度亦较药典规定的15cm宽得多,大连湾牡蛎与近江牡蛎与药典收载的品种描述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建设2005年版药典及其起草单位应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48.
Twenty-two members of 18 families with autism have been examined for the presence of mutations and abnormal methylation in the FMR-1 region at Xq27.3. All patients fulfille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infantile autism. A characteristic pattern of insertion and methylation were detected after Southern blot analysis in 7 autistic individuals expressing the fragile site at Xq27.3. Normal DNA patterns were observed in 15 autistic boys cytogenetically negative for the fragile site. The results indicate a lack of involvement of the FMR-1 region in infantile autists negative for fragile X expression. © 1992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CT表观及三维瞬间牵引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 CT及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16 7例的临床及 CT资料。结果 :16 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椎间盘的突出 ,硬脊膜囊、硬膜外间隙及神经根受压等征象。经三维瞬间牵引后 6 5例 (38.9% )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 ,其中 94例 (5 6 .3% )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CT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0.
乙肝病毒X基因对肝癌细胞表达RhoC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X基因对肝癌细胞表达RhoC基因的影响。方法:用定向克隆的方法构建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X,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潮霉素选择培养稳定表达X基因的HEPG2-X细胞;免疫组化鉴定HEPG2-X细胞RhoC蛋白表达。结果: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X在HEPG2细胞中有稳定表达,HEPG2-X细胞表达RhoC蛋白增强。结论:体外条件下,X基因可促进肝癌HEPG2细胞RhoC表达增强。这可能与肝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