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1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苑坤 《福建建筑》2008,(9):25-27
传统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本文试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阐释传统的意义。对于传统的继承从本质上说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继承,而不是对形体的单纯模仿。而对于当今的建筑师,除了要明白传统的本质意义外,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把握这种精神并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寿山石馆建筑设计创作思路的小结、思索建筑与环境、传统与时代、形式与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等在建筑设计构思中的和谐运用、交融共存。  相似文献   
43.
韩国通信类产品的风格独特,形成这种风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传统,二是科技。所谓的风格探究也就是其特点的研究。它的主要特点分为三方面,即为形态特点、装饰特色和结构风格。本文从风格特点的表现入手,深入分析其深层次的涵义以及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相似文献   
44.
刘玉文 《中国园林》2005,21(8):35-36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家园林,其营造是对古典园林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表现在叠山、理水、植物配置和建筑构设各方面.今天的保护修缮无疑应以园林的传统理论为依据.  相似文献   
45.
创造富有生命力的建筑--从传统走向当代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炯 《华中建筑》2003,21(3):18-20
从传统到当代的道路上,建筑创作走向成功的关键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论述了建筑传统中的生命力,旨在倡导中国建筑师在当代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46.
本文作者介绍了在苏州天一墅设计中所考虑到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传统与现代及苏州地狱文化等人文因素,从苏州天一墅看历史人文的现代传承。  相似文献   
47.
现代住宅中传统空间的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畅雄  李娴 《华中建筑》2007,25(12):42-45
该文通过类型学的方法,将传统外部空间归纳为院落、廊道、巷道、园林这几种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同时对现代优秀住宅作品进行解读,探寻在现代私人住宅中引入传统空间的方法,使其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要求.  相似文献   
48.
创造与回归     
李剑波 《建筑师》2010,(6):142-147
此文是对万科武汉红郡的总体规划和几组公共空间及建筑的设计回顾,重点在于探讨住区设计的创新与传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程琛 《建筑与环境》2009,3(2):184-186
建筑与文化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思想的表达需要载体,建筑以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混合特性恰如其分的充当了这个载体。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令人观止,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也在近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正是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风水理念的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表达。本文通过将混沌学引入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解析了建筑发展的多学科性,与多文化性,指出了建筑是理与情的交融。  相似文献   
50.
文强 《建筑与文化》2009,(8):108-111
当代建筑规划设计需要现代创新方法,也需体现传统与现代间的文化和谐,延续人们所熟悉的传统空间内涵。现代设计通过对传统空间意向和建筑手法的提炼,对传统形式加以扬弃、吸收、辨析和转化,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和谐。只有根基于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内涵而又不囿于陈旧的建筑语汇,才能;隹确的诠释传统的建筑文化。在灌南苏州商贸城的设计创作中,借鉴、发展了传统空间布局形式,建筑体型组合和材料色彩,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及造型语言进行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