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1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金俊  李晓雪 《华中建筑》2009,27(7):157-158
该文通过对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与景观观念的分析,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景观观念在当代的合理继承与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22.
本文试图从符号设计的角度来解析新中式家具设计,并对传统符号在家具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求能通过新中国传统风格家具的设计,满足当下国人回归传统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23.
通过梳理石峡遗址玉琮不同阶段形制与纹饰设计的变化,以及良渚文化和同时期其他地区玉琮的形制、纹饰和功能的分析,发现广东境内出土的玉琮与良渚文化关系极为密切,石峡遗址的多节玉琮更是直接来自于太湖地区,而那些纹饰设计出现颠倒或发生较大改变者应为本地仿制品。龙山时代,玉琮虽然传播和辐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其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只有广东地区的玉琮仍最大程度地坚守着传统与信仰。石峡遗址玉琮形制与纹饰设计流变,所反映出的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接收程度与再创作,突出地体现了一种强势文化在对外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因地因时而制宜。这或许可以提示我们,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设计,欲意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契合,更理应如此。  相似文献   
24.
韦斐 《华中建筑》2007,25(9):91-93
中国古代建筑中,大屋顶构成了视觉的焦点,是建筑中最能表达空间含义的地方.要谈对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探索,大屋顶是很难避开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该文结合笔者在工程实践中的体会,探讨了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中坡屋顶传承和创新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5.
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释就是再创造"是中国古人的普遍思维规律和创作原则,对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这一视野,梳理了历代凸显解释学精神的哲学、美学命题,关注与园林相关的文学语言元素,如楹联题对、诗文笔记等的发展沿革,述评其在园林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指出点景题名、象征隐喻作为重要的园林创作方法,就是在解释古代文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文学语言元素与园林相结合,形成一种开放结构,能在理解与解释当中接纳新的意义,深化和传播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26.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可能,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而象征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该文通过对传统建筑文化中的象征运用的具体分析,引入“现代性”概念进行评判,探测传统象征在当代建筑实践中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指出一种面对传统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27.
为了应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适度的文化继承与更新势在必行。基于建筑符号学、文脉主义、建筑类型学等理论,并结合相关建筑实例分析,试图针对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述手法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8.
倪斗 《建筑与文化》2016,(8):167-169
文章由母校恩师给予苏州民居园林的教育背景的追忆起,以“北京大学人文学苑”设计实践经历为例,依据多年参与节能减排战略行动和绿色建筑实施策略研究的理念,结合实践与理论探讨,提出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中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现实建筑绿色更新的策略,以期为当下绿色建筑落地发展及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和能源方案优化设计提供建设性的思路,并为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目标方向,做出积极的坚持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传统和地域的角度回顾了木构建筑在瑞士及阿尔卑斯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并论述了其在生产技术方面的进步对设计过程和造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MIHO美术馆是贝聿铭先生又一个杰作,建筑坐落在日本滋贺县信乐山脉的自然保护区,被原始森林环抱。建筑与自然融合,露出地面的屋顶面积仅有2000m2,95%的建筑埋入地下。建筑构思引用了桃花源记的故事,是精神性哲学的实践,建筑和场地、建筑与内容有机和谐,是把艺术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完美的艺术作品。外观是传统的日本式的,结构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实现了贝先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