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7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张青来 《上海金属》1997,19(1):21-28
阐述高性能低硅铝蠕墨铸铁和球墨铝铸铁的试验工作,介绍采用热循环试验装置测量铸造中内应力的方法,以及硼铝球墨铸铁热挤压变形的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32.
张云波 《计算机仿真》2015,32(3):360-363
研究化工材料受热时间与可燃性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化工材料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依据模糊神经网络模型仅在特定温度下塑造化工材料受热时间与可燃性的关系模型,长期受热关系较为复杂,波动呈现较强非线性,模型不能得到在任意受热时间下的化工材料可燃性准确值,不能对化工材料受热时间和可燃性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建模分析。提出一种依据前馈式神经网络的化工材料受热时间与可燃性关系模型,依据化工材料受热模型,采用Themecmastor-Z型热加工仿真试验机对化工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加热试验,得到不同受热时间、不同受热温度下的可燃性数据,融合可燃性数据以及神经网络,塑造具有前馈式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则是化工材料受热时间与可燃性的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说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最大误差为3%,不超过5%,远远低于传统模型,并且所提模型的拟合度为4.3%,可以很好地描述化工材料受热时间与可燃性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3.
基于微机的200Wm核供热堆仿真系统PCNHR1.0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更多的技术人员形象地了解低温堆供热站的原理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下 ,清华大学核研院研究开发了基于微机的 2 0 0Mw低温核供热堆仿真系统。它采用两回路、一维漂移流热工水力学模型 ,点中子堆物理以及控制系统模型。能对核供热堆的稳态运行、瞬态过程和事故进行仿真 ,仿真精度接近系统分析结果。在奔腾或以上的微机上 ,WIN DOWS95 /98/NT操作系统下 ,能对过程进行实时仿真 ,而且大多数过程能达到 10倍以上超实时。软件采用VisualC+ + 和FORTRAN混合语言编程 ,运用先进的多线程编程模型、进程通讯和进程控制技术实现了耦合计算和同步控制。  相似文献   
34.
在现代汽车制造业对汽车轻量化提出要求的趋势下,TRIP钢因其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的断后伸长率,以及其优良的高速力学性能而受到青睐。本文简要介绍了相变诱发塑性钢(TRIP钢)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TRIP钢中各种合金元素的作用,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关系以及热处理工艺;最后对TRIP钢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5.
以冬季人们的供暖需求为背景,以节能为目的,设计了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嵌入式系统具有的安装方便、操作便利、可靠性高的特点,使楼宇内温度能够得到实时监督和控制。与传统方法相比,系统更加经济化和智能化。试验表明,系统节能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36.
针对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具有大惯性、参数不确定和外部随机干扰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QGA)的约束广义预测控制(GPC)方法。该方法将GPC的控制增量作为量子染色体的基因,通过量子旋转门扩展种群多样性,并滚动优化GPC的控制增量Δu(k)。试验表明,与常规广义预测控制相比,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7.
高抗热震性红外辐射涂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红外辐射涂料在不同基体表面上应用时出现的涂层易脱落问题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不同配方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系红外辐射涂料进行了涂层高温抗热震性实验研究。优化配方制得的红外辐射涂料既适用于 1Cr18Ni9Ti金属基体又适用于耐火材料基体 ;与国外相关产品相比 ,其抗热震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38.
干气提浓乙烯装置脱氧系统、脱砷系统共有四台电加热器:E-402(600kW)、E-404(560kW)、E-406(500kW)、E-407(200kW)。该电加热器自投用以来运行平均每5分钟就会出现一次内部超温报警,电加热器自保停机,每次停机后需要人工现场复位,等待内部温度降到设定温度后才能重新本文从介绍电加热器的工作原理入手,分析其在:工艺中加热方式,找出影响加热器不能稳定工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39.
谢珍勇 《特钢技术》2006,11(3):32-35
攀长钢生产的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锻材存在超声波探伤合格率较低的问题。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沿用较低的锻前加热温度,钢锭加热程度不足造成锻造时大锻材中心没有充分锻透。笔者对4Cr5MoSiV1钢锻造加热工艺进行了递进式改进,逐步调整钢锭加热制度从1180℃最终提高到1270℃.1290℃,同时相应调整退火工艺制度,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探伤废品大幅降低,锻造火次也明显减少,并避免高温加热引起的粗晶降低钢材使用性能,取得了显著的工艺改进效果。另外,采用高温加热也使钢中的显微偏析明显减轻,获得了部分的均匀化扩散退火的效果:一次碳化物减少,尺寸变小,没有尖锐的棱角,冲击韧性比工艺改进前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0.
To improve system efficiency under part-load conditions, the supply air temperature set point for a single-duct constant air volume air handling unit (AHU) system is often reset based on either return air temperature or outside air temperature. Both reset strategies make engineering sense as long as the reset schedules are reasonable. Quite often the decision to use one over the other is made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they will both achieve some energy savings. However, the impact of these two strategies on AHU energy consumption could be very different.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se two commonly used supply air temperature reset strategies for a single-duct constant air volume syste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the reset strategy based on outside air temperature is inherently better than that based on return air temperature, with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mproved building comfort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