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47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松花江是北方重要河流,流域自然环境形成了滨江城市生长的独特地理背景,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流域文化是城市文化特色的本源。吉林、哈尔滨、佳木斯都是松花江干流沿岸以"江城"闻名的综合性城市,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城水关系不同,特点鲜明。本文通过对其滨水空间自然景观元素、人工景观元素及文化景观元素进行比较,研究寒地滨水城市水景观环境之间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提炼城市景观特质,加以分析、总结,提出松花江流域城市水域空间景观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介绍北欧现代木建筑形式语言、空间界面肌理、建筑结构以及技术理念,来阐述北欧现代木建筑明显的自然性特征。  相似文献   
73.
复杂系统和非线性科学将世界看作是由大量个体相互联系组成的动态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参数化和生成式设计方法在这种新的科学体系和世界观的影响下产生。风景园林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具备了复杂系统的特征,因此,在设计中运用参数化和生成式设计方法具有其独特的合理性和意义。针对这一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研究生设计课的学生作品为例,展示了在参数化和生成式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和方法上的最新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74.
傅志前 《风景园林》2013,(3):121-124
摘要:谢灵运隐居在始宁庄园著《山居赋》以记载植物之美。他提出“贞观厥美”的观物方法,即以一种中立不倚的方法来观山水之“正”,以体察万物之“真”。他在山居中长期细致地观察植物,极物之形、尽物之性、感物之情,写出植物的美趣、生机。谢灵运将山中植物纳入审美欣趣之中,使其具有一种文人气息:另~方面谢灵运描摹植物的自然清新之美,以此体现植物的自然美,与两汉园林的植物之美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75.
在当代技术条件下,ArtDeco发展出了新的表达形式,本文分析了传统ArtDeco建筑的三大精髓,深入探讨了ArtDeco的装饰和符号象征的内容,从装饰和符号两个方面对当代的ArtDeco建筑形式特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6.
论文基于地域性风景园林美学研究的视角,就当代江苏居住区景观环境艺术特征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其在依托自然环境、传承居住文化、延续地方特色、塑造丰富空间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的是一种整体的环境观与艺术观,并且呈现出由"和谐"向"美丽"发展的鲜明动势。  相似文献   
77.
伯纳特公园注重景观的功能性,因地制宜的创造景观,在景观设计中,敢于创新,将4个景观层次统一在一个单纯的秩序之中;对光进行特殊设计,注重景观意境的营造:通过对伯纳特公园的设计手法和设计思想的分析,总结了极简主义景观对当今风景园林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8.
武当山是中国重要的道教圣地,园林营建活动历史悠久、空间广袤、建造技术精湛,达到了皇家所要求的宏伟、威严和道教所追求的玄妙、超然,是人文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本文通过对世界遗产武当山文化景观的概述,认为武当山是人类文化的见证和古代科学技术的典范,也是我们建设山地人居环境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79.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强大的多尺度规划战略,它在全球范围内正以迅猛之势蓬勃发展,并形成了一个能够带来多种利益的复杂系统(法布士,1995;兹欧拉斯,2007,等),包括公众的健康与福利。证据表明,它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问题,增加幸福感。在这一战略中,绿色基础设施的选址、大小、质量以及可达性对于公众健康的改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班牙的拉科鲁尼亚市是一个高密度中型城市,这一案例值得人们关注。关于该市现状及新总体规划的研究阐明了应该如何通过运用景观生态原则来改善绿色规划、增加其带来的尤其是关于公众健康的利益。以SWOT研究为基础,本文将对该案例的不足进行解释说明,并思考其在绿色基础设施战略、实施过程以及设计方案中的影响。目前,已有众多研究突出了在类似于拉科鲁尼亚市的密集城市中整合与实施这些规划战略的必要性,因为它们能够改善公众健康,生活质量与景观,并作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全球优势发挥作用。本研究将阐述区域性规划在增强城市网络(西班牙北部)的空间连续性,继而将其开放至大西洋方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0.
在卡尔·斯坦尼茨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教学框架流程中,作为主要成果的"改变模型"的起步阶段是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在简述其教学框架流程的基本内容和使用方式之后,介绍了百慕大和墨西哥泰波兹特兰两个设计课题的教学过程,最后讨论了教学中团队合作的角色分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