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2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12.
相位解缠是InSAR处理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相位解缠算法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结果。本文主要介绍和比较了6种常用的相位解缠算法,并选取西藏当雄地区的地震同震影像进行实验分析,对解缠结果的质量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统计耗费网络流算法结果充分顾及了相干图所包含的信息,获得了一个较优的全局解,解缠结果的连续性较好。而且直接处理感兴趣的且数据质量好的离散区域,实现效率高,可以将误差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防止误差的再传递,解缠结果较精确。  相似文献   
13.
系统仿真实验对于天基InSAR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验证意义重大,性能评估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了由三大类共8项指标组成的InSAR系统性能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标志点的InSAR系统仿真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仿真地面场景中合理布设标志点,并以标志点作为评估样本点来计算各项指标,可达到与理想干涉量评估方法相近的指标计算精度,同时避免了理想干涉量评估方法稳健性不足的问题,且计算效率更高。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尤红建  向茂生 《现代雷达》2006,28(1):38-40,44
机载InSAR系统可以获取地面的高度信息,同时还能获取地面的SAR图像,因此机载InSAR可以获取地面的三维遥感信息。应用InSAR的图像和高度信息,结合飞机平台的三维位置和速度信息,依据SAR斜距一多普勒构像方程进行图像和DEM的地理编码处理,能够将SAR图像和DEM直接校正到大地坐标系统中,从而给出地面的三维遥感信息。通过对机载InSAR实际飞行数据像的处理,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宋芳  苏显渝 《激光杂志》2006,27(1):55-57
InSAR干涉条纹图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基于星载InSAR的空间几何关系及雷达成像的特点给出了InSAR的干涉图模拟模型和计算公式。将条纹频率分析的相位展开方法应用于我们给出的干涉图模型,得到了很好的相位展开结果。条纹频率分析产生可靠性模板,基于该模板的排序算法将误差范围控制在局部最小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干涉测量中大气相位延迟与单次雷达测量时大气相位延迟的关系,并利用ERS Tandem数据对重轨干涉测量中的大气信号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实验数据的结果表明,干涉测量中大气相位延迟信号与地面高程有关,随高度增高干涉测量中的大气相位延迟信号变小;在重轨干涉测量中大气信号的结构函数和功率谱函数均呈现指数分布规律,并且在山区和平地,在不同的尺度呈现出不同的指数分布特性.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立重轨hSAR干涉测量中的大气信号模型.  相似文献   
17.
In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等特点,现已成为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研究热点,如何从解缠后的相位通过高程估算来重建DEM的问题也变得也越来越重要了,本文着重介绍了三种高程计算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数据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解决了高程估算方法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8.
星载寄生式InSAR系统频率同步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率同步是星载寄生式InSAR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频率源的工作特性,建立了一种新的频率源误差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频率同步误差对双站SAR成像及分布式InSAR高程测量的影响。建立了频率同步误差到干涉相位误差的传递模型,指出了星载分布式InSAR系统对频率源准确度及稳定性的要求,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分析结果对星载分布式InSAR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赛楠  殷跃平  王猛  朱茂  王晨辉  王文沛  李俊峰  赵慧 《岩土工程学报》2021,(4):688-697,I0004,F0003
金沙江结合带是一条以强烈挤压为主的活动性断裂带,带内经强烈侵蚀切割形成褶皱高山与深切河谷地貌,岩体结构复杂破碎,软弱岩层发育,流域性特大高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以金沙江色拉滑坡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测绘、多期遥感数据分析、InSAR动态观测、物探、地表位移监测等手段,详细分析了色拉滑坡的基本特征、变形过程、形成机理及发展趋势,并结合金沙江水电开发及特殊地质条件探讨了高位堵江滑坡早期识别与灾害风险管理问题。形成认识如下:色拉滑坡前后缘高差693 m,体积约6520×104 m3,属于典型特大高位滑坡。可分为后部下错变形区(Ⅰ)、中部拉裂变形区(Ⅱ)和前部应力集中区(Ⅲ)3个变形区。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降雨与河流冲刷侵蚀等作用影响,失稳模式为多级渐进式破坏,未来滑坡前部发生破坏失稳的可能性较大。采用空天地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可及时识别高位滑坡变形区域与变形量等信息,为此类流域性灾害链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赵亿  钱乐  杨魁 《城市勘测》2015,(3):115-119
针对InSAR在城市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精度评估需求,以天津市市内六区同步采集的SAR数据、水准数据为例进行两者的差异性分析,提出采用距离加权法、沉降量指标来实现两者的时空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参考建筑物沉降监测的规范,以渤海大楼为例来对比分析InSAR测量、水准测量的沉降量值,提出了InSAR技术可达到建筑物三级测量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