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工业技术   15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71.
采用热处理涂覆在基体上的聚合物的方式得到类金刚石薄膜,所能得到的类金刚石薄膜的厚度是有限的。采用再次或多次涂覆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薄膜的质量并不理想。采用惰性气体把溶于四氢呋喃的苯甲酸萘,二甲苯萘以及溶于四氢呋喃的聚合物带入反应室,作为碳源物质参与类金刚石薄膜的合成。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通入的碳源物质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利于类金刚石薄膜中sp2和sp3碳的增加,薄膜的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2.
探究了不同碳源对以硅微粉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硅粉体的影响,采用Fact Sage软件对制备SiC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得出理论反应起始温度;探究了分别以石油焦、活性炭、石墨粉和蔗糖为还原剂对冶炼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以硅微粉为硅源通过碳热还原反应制备碳化硅的冶炼温度以1 450~1 650℃合理,当以石油焦为还原剂时,冶炼产物中SiC含量最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3.
为研究外加磁场对铁磁材料力磁效应的影响,制作通不同大小直流电的螺旋管作为外加磁场,对带有圆孔缺陷的Q235钢试件进行干扰的静载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地磁场环境中,经去应力退火的试件在没有施加载荷时,初始磁感应强度值趋近于0,磁记忆信号曲线近似水平直线;在施加载荷时,法向磁信号和切向磁信号曲线均发生波动,产生非线性变化;在一定外加磁场范围内,在外加磁场方向和地磁场方向存在差异时,外加磁场与磁记忆信号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同向外加磁场越大时,应力集中区磁记忆信号愈加明显;外加磁场的大小不改变其法向和切向磁记忆信号曲线变化规律,但影响其磁感应强度B值和斜率K值的大小,并且对在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法向和切向磁记忆信号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4.
油田区域性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可视作性定电流场,区域内的电位分布遵守Poisson方程.利用边界元素法求得Poisson方程及其边值条件的数值解,同时利用牛顿法和梯度法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大型非线性方程组,在系统阳极位置的寻优过程中应用可变误差多面体算法解决了带约束条件的多元非线性隐含目标函数的寻优问题.本文对油田区域性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中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得到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5.
低碳源条件下反硝化同步除磷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低碳源条件下反硝化同步除磷脱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碳源情况下,硝基氮的消耗与磷的吸收呈线性关系,在厌氧段维持合适硝基氮与磷的质量比,可较好地实现同步去除氮磷,而污泥泥龄控制不当则影响反硝化除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6.
以淀粉废水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缺氧-好氧法(A/O)工艺反硝化反应模糊控制参数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缺氧区末端硝酸氮浓度与ORP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A/O工艺内循环回流量和外碳源投加的模糊控制参数,并建立了ORP模糊控制器。单独控制内循环回流量维持反硝化区末端ORP值为(-86±2)mV,或单独控制外碳源投加量维持反硝化区末端ORP值为(-90±2)mV,可实现A/O工艺脱氮的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177.
对利用不同碳源、氮源发酵培养得到的斑褐孔菌菌丝体和野生型斑褐孔菌的子实体进行了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以米酒为碳源进行发酵有利于斑褐孔菌菌丝体中黄酮类成分的积累,葡萄糖次之,黄酮含量分别是2.01%,1.64%。黄豆粉为氮源有利于黄酮类成分的积累,酵母浸膏,蛋白胨次之,黄酮含量分别为2.01%,1.82%,1.64%。  相似文献   
178.
基于Linnhoff的Pinch-Point方法,提出外加冷热负荷最小费用模型,该模型在获得最小费用的同时,可确定外加冷热负荷的数目及其流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换热网络最小建造费用的数学模型,并与换热网络最小单元数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证明,求解换热网络的最低建造费用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9.
利用不同碳源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铜绿假单孢菌在葡萄糖,甘油、石蜡、菜油培养基中合成鼠李糖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高产量分别为0.48g/L、18.90g/L、2.28g/L、13.50g/L。根据各碳源的代谢特点和相应的发酵动力学,分析认为葡萄糖和短链烷烃东适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甘油发酵中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沿着相同的代谢途径,细胞的适应性好,鼠李糖酯产量高,从经济性考虑,菜油是大规模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首选碳源。  相似文献   
180.
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病的八月脆桃果实(Amygdalus persica cv.Bayuecui)中分离到1株真菌菌株074#.通过对病原菌形态学观察以及核糖体ITS rDNA序列分析,证明菌株074#为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elliptica).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桃果实为灰葡萄孢霉菌的寄主.通过Biolog FFMicroPlate分析该病原菌对95种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Botrytis elliptica代谢指纹图谱为最适碳源包括D-果糖、蔗糖、L-苹果酸、琥珀酸、D-葡萄糖酸、L-天门冬氨酸、L-丝氨酸、腺苷、5'-磷酸腺苷等26种,可利用碳源14种,不可利用碳源55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