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92篇
  免费   3043篇
  国内免费   1444篇
工业技术   68379篇
  2024年   347篇
  2023年   1474篇
  2022年   1336篇
  2021年   1851篇
  2020年   1755篇
  2019年   1841篇
  2018年   742篇
  2017年   1342篇
  2016年   1642篇
  2015年   2029篇
  2014年   4083篇
  2013年   3310篇
  2012年   3784篇
  2011年   3851篇
  2010年   3501篇
  2009年   3558篇
  2008年   3560篇
  2007年   3077篇
  2006年   2681篇
  2005年   2712篇
  2004年   2481篇
  2003年   2321篇
  2002年   1985篇
  2001年   1813篇
  2000年   1534篇
  1999年   1275篇
  1998年   1213篇
  1997年   1075篇
  1996年   990篇
  1995年   896篇
  1994年   848篇
  1993年   620篇
  1992年   683篇
  1991年   680篇
  1990年   667篇
  1989年   575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李波 《新疆化工》2004,(3):19-21,38
对液化石油气地埋罐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说明地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省地、省材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沸腾炉鼓风机轴承部位发热严重、轴承损坏频率高的问题 ,在鼓风机轴承座内设置一散热装置 ,鼓风机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并对风机的运行实施状态监测 ,大大地降低了其故障率  相似文献   
993.
我国地源热泵的发展现状及国外热泵推广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环保和科学配置能源为目的,介绍了我国地源热泵的研究发展情况,并结合国内典型工程实例,总结了目前我国地源热泵的应用情况。为了保证地源热泵系统在我国能够健康快速发展,还介绍了国外一些国家促进热泵应用的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对促进我国的热泵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复合地源热泵在冬冷夏热地区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可有效地降低初投资,提高系统的节能效果。本文介绍了冬冷夏热地区的气候与建筑能耗概况;对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这个地区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上海地区某一办公建筑,对比分析了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和无辅助冷却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结果表明,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该地区减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5.
996.
杨胜兴  宋旭  王林 《矿产勘查》2023,14(11):2173-2181
本文针对贵州碳酸盐地区开展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介绍了贵州地质环境条件、浅层地热能资源状况、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发展历程与前景以及研究应用成果。重点对贵州碳酸盐地区开展地源热泵技术的热响应试验中和地埋管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进行阐述,分析总结了贵州实施地源热泵技术的优势和经验。同时,根据贵州地源热泵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客观建议,为贵州做大做强地热能产业提供科学依据,对实现“双碳”国际承诺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在大坝抗震安全评价中基岩地震动输入多采用实测数据或人工生成等方式,而当坝址仪器损坏或历史震害资料不足时,确定基岩地震动就变得尤为困难。本文提出对大坝基岩地震动进行反演的研究思路,并开发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云粒子网络的分解—训练—反演混合模型,在不依赖场地历史震害资料的情况下,仅用少量周边测站数据即可确定大坝的基岩地震动。首先,选取坝址周边地表及基岩的地震动实测记录,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将地震加速度序列分解;其次,通过粒子群算法建立与神经网络连接权值的映射,采用云理论优化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建立反演模型,将分解后的加速度序列作为训练集进行反演训练;然后,选取与大坝处于相似地质情况的地表实测地震动信息,结合反演模型对大坝基岩输入地震动进行反演;最后,以紫坪铺大坝为研究实例,通过对比传统输入方法,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混合模型综合性能稳定,能较好地反演地震加速度序列,模型决定系数均大于0.9,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在11%左右;采用本文反演得到的基岩地震动进行计算,较已有研究成果计算误差降低0.79%~17.28%,与工程实际动力响应更为吻合。本文方法可为解决大坝基岩输入地震动的获取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引水钢岔管作为抽水蓄能电站重要的水工建筑物,体型复杂,制作难度大。介绍了清原引水钢岔管打压试验原理、方法及过程,验证了钢岔管体型设计及焊缝接头的可靠性,通过试验前后的无损检测,消除了新钢岔管的部分残余应力。结果证明,引水钢岔管质量有保证,能满足运行期各个工况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99.
对称平底钢岔管各管节的管底在同一高程,钢管检修时,水体能自流排放,方便检修,但使用常规的解析方法对平底钢岔管进行体型设计较为困难,出图效率也较低。提出在CATIA中建立对称平底钢岔管的标准模板,以适应不同尺寸钢岔管的三维设计,并以德罗水电站中钢岔管为例,采用ANSYS程序对月牙肋钢岔管、平底月牙肋钢岔管及平底三梁钢岔管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形式的钢岔管均能满足受力要求,其中月牙肋岔管受力最优,但排水不便;平底钢岔管采用三梁进行加强后,加强梁与岔管管壁应力得到显著改善;平底钢岔管既能方便排水检修,也能满足受力要求,可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浅埋砖砌土质隧道存在衬砌强度低、地下水渗透等问题,结构易遭到破坏。为合理评估隧道的稳定性及灾害影响,研究中采用midasGTSNX软件建立了详细的二维、三维数值模型,分别进行地层结构分析和线性时程分析,并结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对衬砌的承载力进行验算。主要结论如下:稳定性分析中,砖衬砌中各部位强度满足受压和抗剪承载力要求,除侧墙和底板外的结构点均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拱顶的抗震承载力接近抗震承载力设计值,判定不利位置为拱顶及侧墙底。在地震作用下,隧洞周围土体塑性区向斜上45°发展,塑性区范围随时程不断增大,侧墙底及顶拱出现应力集中;隧洞竖向、水平位移最大点分别出现在拱顶和侧墙底;Mises应力和最大剪应力从隧洞中部到两端递减,顶拱应力远大于侧墙;隧洞两端加速度较大,拱顶加速度数值随时程变化大于其余部位。判定衬砌最不利位置位于拱顶45°附近及侧墙底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