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4篇
文化教育   730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739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662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564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与其他保护传承主体相比,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地域、教育、培养等独特优势。学生社团通过民族社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学者理论科研与学生社团具体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丰富活动形式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四个路径,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02.
生产性保护模式是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高级形式和有效方式.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与口述史等方法,梳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总结其传承人生产性保护模式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产性保护模式的基本内涵,并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产性保护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误读现象进行解析.最后,提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产性保护模式的重要实施路径包括: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开发路径、市场主导下的文化产品经营路径、文化生态主导下的示范区建设路径、文化传播主导下的国际化发展路径等.  相似文献   
103.
康海燕 《青海教育》2014,(7):110-111
据考古发现,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湟水流域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已发现的西宁朱家寨、古城台、下孙家寨、十里铺、小桥沈那等地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卡约文化,都证明在四、五千年前湟水流域就有人类居住、生息,开拓这片土地,他们从事畜牧、农业及手工业生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如沈那古人类遗址,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地区,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着距今四、五千年的古墓葬和其他遗迹,出土了许多宝贵文物。虎台又名点将台,在西宁西郊杨家寨村东南。有学者认为系东晋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南凉国所建,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建于近代的马步芳公馆(始建于民国31年,即1942年),占地29550平方米,共有房屋290间,为马步芳私邸,又名“馨庐”。其院落设计精巧,建筑古朴典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所有这些文化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在文革中许多文物遭得极大破坏。改革开放以来,省政府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使西宁地区的文化遗址得到一定的维护,但由于经费有限,以及部分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淡薄,西宁地区的文化遗址保护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4.
一、序言在众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老牌学科中,作为西方"舶来品"的文化人类学,无论在学科"年龄"上,还是在自身"体格"上,都是一门既年轻又薄弱的新兴学科。这门新兴学科根基于田野调查、民族志、理论建构3个方面,它们就像文化人类学的"三驾马车"组成的稳固模式,互相掣动,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缺一不可。要想稳坐马鞍,在"三驾马车"前的驾驶位上纵意神游、舞鞭驰骋,谈何容易?除有博闻强记的知识储备、灵活自如的方法运用、开阔创新的思维视野之外,还应具备非同一般的勇气与毅力。  相似文献   
105.
敬告作者     
《怀化学院学报》2011,(12):F0003-F0003
《怀化学院学报》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月刊。本刊注重政治性、现实性、学术性、科学性、地方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栏目设置有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与研究、文化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等特色栏目,欢迎大家投稿。订阅。  相似文献   
106.
107.
徽州板凳龙是徽文化生态保护区典型的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近十年来,徽州板凳龙为代表的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的困境。目前,在全国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必须从坚持"原真性"原则、提升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传承主体的文化自信、落实整体性保护方法等方面入手,徽州的板凳龙及其他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才能较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8.
高甲戏流传于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等闽南语方言区。明末清初,泉南各地农村,每遇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村民扮梁山伯英雄好汉,随队伍游行于村里,作简短表演。在36岁这个新生代的群体中将闽南文化的精华不断发展与创新,不断将闽南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浙江省江山婺剧的"耍牙"绝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沉寂了许久的"耍牙"绝技及其传承人周春荣再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不幸的是,前不久,85岁高龄的周春荣因病溘然辞世。本文记录老人艰辛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苦难中走进"草根梨园"1926年8月,周春荣出生于浙江  相似文献   
110.
非遗湖南民间传说外宣翻译是湖湘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研究分析总结了非遗民间文学外宣翻译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以期为湖南民间传说国际化提供借鉴。民间文学外宣翻译可将我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民族凝聚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促进国际间民俗文化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