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7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01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1289篇
  2011年   1327篇
  2010年   1211篇
  2009年   1050篇
  2008年   1157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活泼、生动、富有创造力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应具有活力,能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必须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寻找优化途径,鼓励学生在思索与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自我。那么,  相似文献   
7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认真贯彻新课标理念,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面对的课题。我认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需要抓好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73.
杨通文 《贵州教育》2014,(11):23-2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其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于是我在教学中积极链接生活素材,努力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践"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以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4.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对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7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合理地创设情境,从而激  相似文献   
76.
本文依据现阶段国内外的相关实践与研究,从理论的角度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对注重学生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在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教育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高分低能、素质失衡.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习惯.  相似文献   
7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虽然小学生每天都接触到数学,但由于估算的意识不强,对估算的作用认识不够,没有主动地加以应用。下面主要针对三年级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78.
慕课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加拿大,是指规模较大的开放式网络教学课程。虽然它出现在加拿大,但却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用者已经超过百万。慕课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到目前只有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它的引进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和途径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何充分、适当地使用慕课?如何运用其对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79.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高中数学课程,我们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需要在教学内容的调整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整体优化以及教学模式的探索等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使教学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段话精确概括了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启发广大幼儿园数学教师应该实施生活化教育。本文分幼儿园数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三个部分,对幼儿园数学课程实施生活化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