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测定25%吡蚜酮·噻虫嗪悬浮剂在稻田水、土壤、植株和糙米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吡蚜酮在稻田水、土壤和植株中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0.134e-0.12t,C=1.377e-0.13t及C=0.741e-0.10t。噻虫嗪在稻田水、土壤和植株中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0.114e-0.12t,C=1.118e-0.10t及C=0.626e-0.12t。最终残留结果显示,25%吡蚜酮·噻虫嚷悬浮剂施用剂量为0.0525~0.0788g/m2时,施药距水稻的安全收获间隔期为21d。  相似文献   
22.
邢华  蒋伟雁  许乾 《现代农药》2012,11(3):22-24,27
介绍了50%吡蚜·噻嗪酮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简述了该制剂的特点、配方筛选、质量技术标准和贮藏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分散性好,悬浮率75%以上,热贮合格,14 d分解率很小,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田间试验效果表明,该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后1 d,7 d,16 d防效分别为67.88%,94.68%,96.85%,明显高于吡蚜酮和噻嗪酮单剂的药效,是值得开发和推广的新型防治水稻稻飞虱的复配产品。  相似文献   
23.
25%噻虫·吡蚜酮WP防治稻飞虱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栋 《现代农药》2014,(3):46-47,50
为明确25%噻虫·吡蚜酮WP对水稻褐飞虱及灰飞虱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小区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吡蚜酮WP对灰飞虱和褐飞虱控制作用较好,建议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制剂用量以180~36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4.
建立了在同一液相色谱条件下测定混剂中吡蚜酮和啶虫脒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柱,用甲醇–水溶液(50∶50,v/v)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54 nm下,外标法对试样中的吡蚜酮和啶虫脒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吡蚜酮和啶虫脒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和0.9990;标准偏差分别为0.07和0.33;变异系数分别为0.66%和0.6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7%和99.65%。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了评价吡蚜酮、异丙威在水稻上残留动态和环境安全性.[方法]2009-2010年在湖南、福建、广西进行了残留动态试验,建立了高效快速检测方法.吡蚜酮样品用乙腈-丙酮(体积比85∶15)提取,经Pesticarb/NH2柱净化,HPLC-UV检测;异丙威样品用丙酮、二氯甲烷提取,浓缩净化后,GC-FID检测.[结果]2年3地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吡蚜酮在土壤、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6~5.3、0.8~1.6 d;异丙威在土壤、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7~4.1、0.8~2.6 d.[结论]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各施药2、3次,收获期取样检测吡蚜酮和异丙威,各样品均未检测出.72%吡蚜酮·异丙威WG在水稻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6.
25%吡蚜·噻嗪酮悬浮剂配方筛选与剂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吡蚜·噻嗪酮悬浮剂的配方和剂型进行了研究,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等进行了筛选,确定了配制方法和较佳配方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产品质量稳定,各项指标和贮存稳定性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Hy 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在检测波长270 nm下,对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和吡蚜酮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3和0.999 5,标准偏差分别为0.08和0.11,变异系数分别为0.40%和0.1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和100.02%。  相似文献   
28.
高效杀虫剂吡蚜酮的合成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合肼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环合、烷基化、缩合、水解、缩合等六步反应合成了高效杀虫剂吡蚜酮,合成总收率(以水合肼计)为63.3%,原药含量≥95%。  相似文献   
29.
新型高效药剂吡蚜酮防治褐飞虱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次系统试验表明,吡蚜酮单剂对各代稻飞虱均具有较好的控虫效果,特别是水稻生长后期大批六(3)代褐飞虱迁入后,吡蚜酮单剂防治成虫效果突出,从而减少产卵量,并控制七(4)代若虫数量,起到了真正的“治三压四”作用和保产功能。  相似文献   
30.
共毒系数法确定了吡蚜酮和SP-1的最佳配比,通过试验筛选得到了25%吡蚜酮·SP-1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最优配方,并考察了所制制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25%吡蚜酮·SP-1可分散油悬浮剂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25%吡蚜酮·SP-1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飞虱的速效性、防效、持效性均好于对照药剂25%吡蚜酮悬浮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