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66篇
  免费   8371篇
  国内免费   5693篇
工业技术   74930篇
  2024年   216篇
  2023年   876篇
  2022年   1526篇
  2021年   1917篇
  2020年   1884篇
  2019年   1726篇
  2018年   1702篇
  2017年   1978篇
  2016年   2277篇
  2015年   2494篇
  2014年   3510篇
  2013年   3780篇
  2012年   4617篇
  2011年   4884篇
  2010年   3797篇
  2009年   3999篇
  2008年   3967篇
  2007年   4582篇
  2006年   4010篇
  2005年   3455篇
  2004年   2867篇
  2003年   2492篇
  2002年   2025篇
  2001年   1676篇
  2000年   1476篇
  1999年   1209篇
  1998年   975篇
  1997年   814篇
  1996年   769篇
  1995年   631篇
  1994年   553篇
  1993年   403篇
  1992年   355篇
  1991年   290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236篇
  1988年   155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3篇
  1964年   13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MR fluids under large step strain shear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 rheometer with parallel-plate geometry. Under the large step strain shear, MR fluids behave as nonlinear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where the stress relaxation modulus, G(tγ),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step str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G(tγ) obeys time-strain separability. Thus, a mathematical form based on finite exponential serials is proposed to predict MR behavior. In this model, G(tγ) is represented as the product of a linear stress relaxation, G(t), and the damping function, h(γ), i.e. G(tγ)=G(t) h(γ). G(t) is simply represented as a three-parameter exponential serial and h(γ) has a sigmoidal form with two parameters. The parameters are identified by adopting an efficient optimization method proposed by Stango et al.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model-predicted values indicates that this mathematical model can accurately predict MR behavior.  相似文献   
52.
针对不同地质目标的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解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云  高军  孙德胜  林吉祥 《石油物探》2006,45(3):217-229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地震勘探成像技术的发展,叠前时间偏移正逐步替代常规的NMO加DMO加叠后时间偏移成为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方法的主流。但对于不同的地质目标,叠前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是否优于常规NMO加DMO加叠后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呢?为此,从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方法、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基于某地区三维数据常规处理结果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针对不同地质目标进行了剖析与评价。认为: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垂向分辨率较常规处理明显降低,但对于空间波阻抗变化明显的河流和断层,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要高于常规处理;对于小于1/4波长的叠置薄储层,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垂向和空间分辨率低于常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53.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短波跳频通信技术——差分跳频,分析了差分跳频技术区别于常规跳频技术的主要特点。针对按序列检测的信号接收方法,对差分跳频通信系统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做出相应的计算机仿真,证实了差分跳频通信技术和按序列检测方法的结合,使通信系统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得到了比较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54.
几种酚类抗氧剂在润滑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旋转氧弹法、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研究了5种酚类抗氧剂对6种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向加氢基础油中加入0.25%(质量分数)抗氧剂2246-S和RHY510(含硫酚类抗氧剂),可使HVIWH125,HVIWH150,HVIWH500,KN4006,KN40105种润滑油基础油的诱导期由27~88min提高到226~397min;使HVIWH125,HVIWH150,HVIWH300,HVIWH500,KN4006,KN40106种润滑油基础油的起始氧化温度由193.34~198.90℃提高到205.48~230.27℃。  相似文献   
55.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油气勘探应避开高压水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K1)存在下沟组和赤金堡组2套源岩,目前它们已到成熟阶段。凹陷东侧长沙岭构造在下白垩统下沟组和赤金堡组储层中也发现油藏,但主要分布在高压水层的顶部及下部,而高压水层段存在良好的储层,并未发现油气。文章根据高压水层段的储层荧光特征,通过储层烃与源岩的对比,分析了下白垩统高压水层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水层段,储层荧光弱,储层抽提物特征既不同于赤赤金堡组源岩,也不同于下构组源岩,为就近捕获的产物;高压水层未发生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其形成时间早于油气运移的时间。建议该区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应避开高压水层,选择凹陷附近的圈闭、高压水层以下的层位。  相似文献   
56.
总结了住宅设计的发展,概括了住宅各个功能区的特点。通过设计的实例说明了各不同功能区的设计,成果可供进一步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7.
论文提出利用用户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来随机产生关联大素数,保证了素数选取的随机化、个性化,提高了RSA算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8.
红外弱小目标识别一直是自动监视和告警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成像跟踪识别系统的算法研究需要分析特定应用环境中的背景和目标特点,本文第一部分对此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在对应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远距离红外小目标的探测、识别和跟踪算法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视频环境下的红外跟踪,介绍了为提高跟踪稳定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及其原理装置。  相似文献   
59.
A new method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antenna-array pattern synthesis with prescribed nulls. The array excitation amplitudes are the only controlling parameters, and the objectives are to synthesize array patterns with nulls imposed on directions of interferences while keeping the sidelobe levels (SLLs) below prescribed levels.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excitation dynamic range ratio, null depth level, null width, and SLL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synthesis. Simulation results of several typical problems are compared with published results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Int J RF and Microwave CAE 14: 57–63, 2004.  相似文献   
60.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再学习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应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逐步地识别待研究系统,文章针对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再学习算法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应用严格的数学推理方法,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再学习问题转化为矩阵求逆的附加运算.详细给出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再学习算法中增加新训练样本和增加新基函数的数学公式,同时对如何获取新的训练样本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