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32篇
  免费   1692篇
  国内免费   839篇
工业技术   53363篇
  2024年   299篇
  2023年   982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1220篇
  2020年   1197篇
  2019年   1268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919篇
  2016年   1157篇
  2015年   1561篇
  2014年   3076篇
  2013年   2258篇
  2012年   2726篇
  2011年   2635篇
  2010年   2484篇
  2009年   2607篇
  2008年   2770篇
  2007年   2415篇
  2006年   2243篇
  2005年   2162篇
  2004年   2093篇
  2003年   1961篇
  2002年   1683篇
  2001年   1494篇
  2000年   1407篇
  1999年   1207篇
  1998年   1081篇
  1997年   1005篇
  1996年   971篇
  1995年   947篇
  1994年   771篇
  1993年   675篇
  1992年   630篇
  1991年   665篇
  1990年   633篇
  1989年   615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侧面碰撞是重要的汽车安全性评价指标,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B柱结构起到重要的缓冲吸能和保护乘员的功能。基于碰撞法规,对汽车侧面碰撞进行分析,采取补丁板结构对B柱进行优化设计。根据侧面碰撞工况特点,建立B柱、安装支架、台车等组成的碰撞模型,对比不同速度下B柱各测点的侵入量、侵入速度和变形量的变化;基于分析结果,对补丁板结构进行设计;对比分析优化前后各参数的变化;将设计方案应用于某车型的优化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可知:在B柱碰撞变形关键区域增加补丁板进行局部强化,B柱其它区域不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实现轻量化设计;采用补丁板结构的B柱设计可在降低侧面碰撞侵入量的同时实现B柱轻量化效果,较原设计重量减轻29.2%,各位置测量点的侵入量最高减少18.6%(D4位置);将该补丁板结构应用于某车型改进设计,仿真计算与试验侵入量相对偏差小于5%,改进B柱结构后的轿车碰撞仿真模型也较为准确,侧面碰撞试验中改进后的被试品轿车各项乘员安全评价指标全部达到法规要求;对比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准确性,为同类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因化工生产工艺需求,管程侧与椭圆封头连接的N型管板特殊结构被广泛使用。结合GB/T 151—2014《热交换器》标准对管板进行计算,并对管板与壳体连接处的局部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得到了合理的计算结果,使设计文件更加完善,确保了设备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3.
针对悬臂式掘进机截齿磨损严重、过载停机以及截齿受力不均而被损坏等情况,通过建立截割头和煤岩的3D模型,分析截割头载荷的数学模型,对截割头截齿部分进行受力分析,针对截割头的截齿排列提出合理性方案,使各截齿受到外力差异减小,进而提升掘进机的性能并获取更大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24.
么大锁 《机电工程》2020,37(7):795-800
针对汽车引擎盖外板拉延成形容易产生起皱、破裂、拉延不充分等缺陷的问题,对影响引擎盖外板成形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运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压边力、凸凹模间隙、摩擦因数、拉延筋高度、冲压速度对引擎盖外板拉延成形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法和极差分析法,以最大减薄率为优化目标,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确定了各因素对引擎盖外板最大减薄率影响主次顺序的优化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最大减薄率的显著因素;应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模拟仿真,获得了良好的拉延成形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进行试模,获得的引擎盖外板最大减薄率为19.585%,最大增厚率为1.047%,成形质量较好;应用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数值模拟技术能够提高引擎盖外板成形质量,减少试模次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5.
《矿山机械》2015,(1):151
<正>国内首次攻克硬齿面双圆弧齿轮成形磨削难题日前,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应用自主研发的数控成形磨齿机,完成硬齿面双圆弧啮合齿轮的成形磨削加工,经检测精度达到5级,从而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采用成形磨削技术完成该种齿轮精加工的解决方案。而在此之前,SKMC-3000数控成形磨齿机被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江苏省首台(套)重  相似文献   
26.
<正>陶氏建筑应用事业部近日发布了一款创新型液体防水板解决方案产品(LIQUIDARMORTM-CM防水板和密封胶),能为商业大厦建筑提供充足的湿度和气封保护,该产品已申请专利。LIQUIDARMORTM-CM能替代防水板胶带,其弹性喷涂层能在门窗不平的开口周边处形成紧密、无缝的隔层,同时该产品的施工时间比传统防水板胶带快3倍左右,并能一次性完成施工,从而减少了整体安装时间和返工成本。  相似文献   
27.
对AP1000压水堆核电站安全壳贯穿件的非径向管板焊接接头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分析其超声检测工艺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建立统一的缺陷定位坐标系并结合被检构件的几何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推导得出了h值(缺陷回波最高点距套管外壁的距离)的计算方法。为超声检测对这类焊接接头缺陷的准确识别和定位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解决这类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技术受限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8.
《石油机械》2015,(11):82-87
自升式钻井平台广泛采用蜗轮蜗杆驱动的齿形楔块锁紧系统,国内外对钻井平台齿轮齿条升降系统稳定性研究较多,但对其锁紧后齿条的应力应变研究相对较少。为满足钻井平台齿形楔块式锁紧系统锁紧方案要求,设计出一种异形蜗轮蜗杆锁紧单元。在锁紧状态下对锁紧系统进行力学分析,得出平台转移载荷,并运用ANSYS对齿面接触做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变形协调方程所求应变趋势基本一致,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证明锁紧齿条块变形量呈指数增长。利用Pro/E对锁紧系统建模,导入ADAMS对锁紧系统进行运动分析,结果表明其传动平稳,同步性好,冲击载荷小。研究结果可为齿形楔块式锁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