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2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66篇
工业技术   18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1.
莫斯科时间2011年12月27日,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1枚匕首(SS-19)战略导弹,导弹携带新型突防装置。俄罗斯国防部长称,此次试验旨在试验突破反导系统的新型突防装置,并检验导弹服役32年的可靠性。该导弹  相似文献   
62.
据报道,美国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开展第3次"高超声速国际飞行研究试验"(HIFiRE)。HIFiRE主要研究和论证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并建立高超声速气动、热等关键指标的数据库,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3.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的鲁棒控制方法。建立基于平衡点的线性不确定模型,将轨迹跟踪问题转换为一类H∞控制问题。在状态和控制输入不确定项满足匹配条件下,基于鲁棒稳定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推导出满足闭环系统内部稳定且满足一定控制性能的反馈增益选取条件。通过对非线性多变量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模型的轨迹跟踪仿真表明,所研究的控制方法可以确保对速度和高度指令的响应效果,并对模型中存在的参数摄动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64.
王哲  李旭昌 《飞航导弹》2012,(4):79-83,87
高超声速进气道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关键部件,综述了国外在高超声速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方面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包括Busemann进气道、Jaws进气道、方转椭圆式进气道及内乘波式进气道在内的几类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的特点。对高超声速进气道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乘波前体与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以及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在进气道上的应用可能给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带来变革。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相关概念,归纳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特性、关键技术以及应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主要防御手段,最后分析总结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66.
针对当前国外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实验的不断成功,介绍了目前国外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在分析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探测难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探测系统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美俄两国在反舰导弹领域的发展动态,比较并分析了两国反舰导弹技术发展的特点,指出未来两国的反舰导弹都趋向于远程化、高超声速、精确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8.
2012年8月14日,美国空军实验室X-51A乘波者飞行器第三次高超声速飞行试验失败。这次试验是在加州附近进行的,尽管飞行器成功地从B-52轰炸机上发射,但飞行了16 s后却出  相似文献   
69.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是未来临近空间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应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威胁,必须发展和建立新型的武器防御系统。通过分析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特点和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探测体系建立的难点,从地基、空基、天基三个方面阐述了临近空间飞行器探测体系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全球快讯     
《飞航导弹》2012,(8):1-2
F-35战斗机内埋弹舱将携带高速侵彻武器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已授予洛马公司和欧洲导弹公司(MBDA)各一项合同,合同总金额分别为170万美元和130万美元,开发可由F-35战斗机内埋武器舱携带的高速侵彻武器(High Velocity Penetrat-ing Weapon,HVPW)。两家公司的工作内容都没有披露。在此之前,美国雷锡恩公司已于2012年1月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