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95篇
工业技术   224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材料Sn-Ni合金的研究,报导了采用不同的电镀液和不同的电沉积工艺制备的Sn-Ni合金。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法制备的Sn-Ni合金可与Li发生可逆反应,氧化峰出现的电压低,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氟化物镀液及在低电流密度下制得的Sn-Ni合金电化学性能较好。但用Sn-Ni合金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其循环性能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2.
锂离子电池氧化物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作为锂离子电池氧化物负极材料,锡基复合氧化物的比容量高达600mAh/g,Li4/3Ti5/3O4的循环性能优良,在某些领域,这两种负极材料有望获得商业应用。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锡氧化物、锡基复合氧化物和Li4/3Ti5/3O4的嵌脱机理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63.
郭华军  李向群  李新海  王志兴 《电池》2003,33(6):348-351
研究了锂离子电池用石墨材料的结构与物理及化学特性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BET、ICP、激光粒径分析等方法 ,对多种典型石墨样品的结构、比表面积、杂质含量、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分析。随着石墨颗粒粒径的增大 ,石墨试样的比表面积减小。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 :在石墨材料的石墨化度非常接近的情况下 ,粒径和比表面积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较为突出 ,粒径较大及比表面积较小的石墨材料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试样D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 ( 2 62mAh/g)和较低的不可逆容量损失 ( 85mAh/g) ,首次充放电效率为 75 .5 % ,适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64.
GIS绝缘子在冲击电压下沿面闪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可新  王钢 《高压电器》2003,39(6):14-16
利用计算和试验两种方法,对在SF_6气体中的绝缘子施加冲击电压下的电场及其引起的沿面闪络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在冲击电压作用下,增加屏蔽罩是减弱电极结构所引起的电场垂直分量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沿面闪络主要取决于电场分布的均匀度和绝缘子表面受周围环境导电微粒污染这两个基本因素;电极形状导致的局部场强增大,靠增加绝缘子沿面闪络距离不能明显提高沿面闪络电压。  相似文献   
65.
用电化学方法对负极添加剂进行了筛选,发现生物碱对铅电极有积极影响;电池试验表明,生物碱可提高负极活性物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66.
讨论一类非凸负极的平面电加工问题,得到了其古典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67.
讨论一类非凸负有的平面电加工问题,得到了其古典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特殊用途动力型铅酸蓄电池高利用率活性物质配方的研究,使用单片极板对正、负极活性物质添加剂进行了筛选,对正、负极板制造工艺进行了试验,在单片极板试验基础上确定了活性物质配方,通过样品电池对活性物质利用率进行了考核。活性物质利用率除了与其配方有关外,还受极板的高度、厚度的影响,所研究的活性物质配方,在极板高度达到一般牵引用铅酸蓄电池极板两倍的情况下,活性物质利用率仍高于一般的牵引用铅酸蓄电池。  相似文献   
69.
颜剑  苏玉长  卢普涛  苏继桃 《电池》2006,36(2):135-136
利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Al-Li合金中3种平衡相AlLi、Al2Li3和Al4Li9的形成焓,得出AlLi相的形成焓最低,表明当Li 嵌入Al电极时,优先形成AlLi相。为了验证上述结论,将Al薄片与金属锂对电极组成扣式电池,对Al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相吻合,表明可以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预测铝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时的电化学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70.
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与石墨类负极活性材料的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择了一种具有良好贮锂结构的人造石墨试样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考察了它在六种不同电解液中的恒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循环伏安特性,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不同电解液在试样颗粒表面发生还原反应时所形成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膜的成份和含量。据此得出的结论是:电解液与石墨类负极活性材料能否相容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所选定的电解液能否与其颗粒表面发生缓和的还原反应、生成薄而致密的只允许锂离子通过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