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5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工业技术   584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2007,27(10):105-105
2007年9月21日,从中石油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二钻井工程公司获悉,该公司在山西沁水盆地又施工了两口煤层气羽状水平井。截至目前,该局已成功钻探80余口煤层气井,拥有了成熟的羽状水平井、常规井型施工技术,形成了防斜打直、充气欠平衡、空气钻井、煤层取心等10多项特色煤层气钻井的关键技术。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储量位居全世界第三。可是煤层气钻井施工难度大,开采困难。以山西沁水盆地为例,地表地层水活跃、易井漏;砂岩硬度大,可钻性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2.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各国发展煤层气开采的情况,并阐述了煤层气的分布特点还对山西的煤层气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append  相似文献   
43.
44.
为准确表征煤层气藏强化开采过程中的复杂地质力学效应,同时考虑多孔介质全组份多过程物质运移特征,构建了煤层气藏强化开采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开发了相应的数值模拟算法,并据此进一步剖析了地质力学效应以及注入气组成对孔渗参数及注采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应力效应与基质膨胀/收缩作用均可显著地影响孔隙度与渗透率,但两者作用方向相反,注入CO2诱发的基质膨胀可使注入井附近渗透率损失近90%。随着杨氏模量的增大或者基质形变强度的降低,CO2突破时间提前,导致煤层气产量及CO2埋存量降低。研究成果可为煤层气产能准确预测及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5.
排采连续性对煤层气开发至关重要。但是,在排采过程中关井现象不可避免,重新开井后如何排采、制定合理的排采制度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通过对煤层气生产阶段理论进行分析,结合关井前后矿场数据,同时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对关井过程中储层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井明显改变储层物性参数,造成井筒附近煤层含水饱和度增加,井底压力升高,同时引起近井地带自由气重新吸附,降低气体渗流能力。因此,重新开井后快速排水有助于沟通气体渗流通道,提高气体流动能力,增加产气量。  相似文献   
46.
晋城矿区赋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 ,为充分利用这部分煤层气资源 ,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利用美国的打钻、压裂、排采技术实施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 ,经潘庄、寺河两矿煤层初步发电试验 ,取得成功 ,2 0 0 2年初运转的 1 1× 1 0 4kW发电示范工程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后续煤层气资源利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7.
为了有效利用与回收直接排放的大量抽放瓦斯,提出了利用水合物技术处理与储运的新方法,根据气体成分确立了水合物生成的温度与压力条件,通过对气体进行初始压力为9.5 MPa的定容法实验,研究了含表面活性剂下水合物生成过程中温度-压力与CH4转化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水合反应的进行应保持一定的反应驱动力,根据不同温度下反应驱动力进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同时反应过程中CH4能被有效提取,但要进行高效生产,应进行多级水合分离技术以提高产率。  相似文献   
48.
用途:焦炭燃烧法脱氧后的煤层气,在脱氧的同时,对煤层气进行了”补碳”,对其脱氮浓缩后,可作为甲醇合成气,改善氢碳比后的合成气有利于甲醇的合成,提高了甲醇的产量。  相似文献   
49.
将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到升华点以上 ,是提高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收率的必由之路 .采用最小自由能方法研究了煤的 C- H- O热力学平衡体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煤层气甲烷为冷却剂的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方案 ,初始反应体系的温度在 40 0 0 K以上 .理论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 ,这种方案可获得较高的乙炔收率 ,而单位质量乙炔的比能耗很低 ,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相似文献   
50.
丁锦萍 《山西化工》2002,22(1):31-33
介绍了国外利用天然气生产油口的生产工艺,探讨了山西省利用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发展合成油的可能性和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