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5篇
  免费   955篇
  国内免费   468篇
工业技术   966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铁铵矾为催化剂对合成乙酸仲丁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铵矾为催化剂,对冰乙酸与仲丁醇之间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对合成乙酸仲丁酯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铵矾有一定催化活性。当冰乙酸物质的量为0.12mol,冰乙酸、仲丁醇及铁铵矾的摩尔比为1∶2∶0.12,催化剂质量为7.0g,反应2.5h后,收率可达75.12%,所得产品无色透明。  相似文献   
92.
比较了智能变电站与常规站的管理和结构特点,深入研究了二者的差异以及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的调试、维护等相关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前,在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中都离不开计算机。因此,中专教学中需要将计算机教学作为重点,以其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就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4.
通过分析自动化变电站的特点,探讨了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自动化设计,以期为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长链烷基的引入赋予了有机硅产品更好的脱模、润滑、消泡等特殊性能,获得了广泛应用。该文系统地介绍了长链烷基硅烷偶联剂、长链烷基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的合成及用途,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引文11 篇。  相似文献   
96.
《动态网站开发》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讲授理论为主,实际操作较少,这种方式很难适应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动态网站开发》课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7.
主要研究了SSS检测, 提出一种新的SSS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滑动平均窗修正接收的PSS处估计出的信道频率响应, 并用修正后的信道频率响应对接收的SSS序列进行信道补偿; 其次, 算法对信道补偿后的序列进行实数提取操作, 消除虚部数据干扰; 最后算法联合两个连续的SSS接收序列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TDD和FFD两种模式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好地实现SSS检测且比现有几种SSS检测算法在低信噪比(SNR<0 dB)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98.
A combination of crosslinked poly(4‐vinylpyridinium)chloride [P4‐H]Cl ( I ) and sodium nitrite or quaternized crosslinked poly(N‐methyl‐4‐vinylpyridinium)nitrite [P4‐Me]NO2 ( II ) was used as effective nitrosating agents for the N‐nitrosation of secondary amines under mild and heterogeneous condition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The spent polymeric reagents can usually be removed quantitatively and regenerated.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4: 1064–1067, 2007  相似文献   
99.
石油系二元族烃型橡胶增塑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重组分油为原料,采用二次脱沥青精制工艺,可制备二元族烃型橡胶增塑剂。该增塑剂与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相当,仅凝点有一定差距,前者为29.0℃,后者为-10.6℃。应用试验表明,该产品替代传统增塑剂,且添充后硫化胶综合胶综合性能良好,耐磨性能优于添加传统增塑剂者。  相似文献   
100.
The G proteins transduce hormonal and other signals into regulationof enzymes such as adenylyl cyclase and retinal cGMP phosphodiesterase.Each G protein contains an subunit that binds and hydrolyzesguanine nucleotides and interacts with ß subunitsand specific receptor and effector proteins. Amphipathic andsecondary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primary sequences of fivedifferent chains (bovine s, t1 and t2, mouse i, and rat o)predicted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a composite chain (avg).The chains contain four short regions of sequence homologousto regions in the GDP binding domain of bacterial elongationfactor Tu (EF-Tu).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predicted secondarystructures of these regions in avg and the known secondary structureof EF-Tu allowed us to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the GDP binding domain of avg. Identification of the GDP bindingdomain of avg defined three additional domains in the compositepolypeptide. The first includes the amino terminal 41 residuesof avg, with a predicted am phipathic helical structure; thisdomain may control binding of the chains to the ßcomplex. The second domain, containing predicted ßstrands and helices, several of which are strongly amphipathic,probably contains sequences responsible for interaction of chains with effector enzymes. The predicted structure of thethird domain, containing the carhoxy terminal 100 amino acids,is predominantly ß sheet with an amphipathic helixat the carboxy terminus. We propose that this domain is reponsiblefor receptor binding. Our model should help direct further experimentsinto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G protein ch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