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技术,对汽车翼子板冲压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不同曲率半径时翼子板的冲压回弹量;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汽车翼子板回弹预测的模型,揭示了曲率半径的变化对翼子板冲压回弹量的影响,为汽车开发前期翼子板的曲率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2.
汽车翼子板是重要的外板覆盖件,搭接部位多,是影响整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介绍了通过合理的冲压工艺排布,用四工序化模具完成了翼子板的生产。详细讲述了第三工序翻边整形模具,由于总体工序数量压缩,该工序包含了修边、整形、翻边、侧冲孔、侧整形多种工艺内容,模具结构紧凑复杂。在保证汽车翼子板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降低工序数量,节省了模具的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3.
84.
翼子板拉深成形模拟及模具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UG软件对翼子板进行了三维建模,运用有限元软件AUTOFORM模拟了板料拉深成形过程.模拟结果显示产生了板料堆积等缺陷,与实际生产情况基本吻合,表明模拟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缺陷的形成为局部金属流动受阻所致,提出了增大圆角半径和提高工艺补充部分高度的方法,实现了模具结构的优化.工艺试验表明,模具结构优化合理,消除了缺陷,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5.
86.
马志强  尤彬波  柴武倩 《模具工业》2021,47(4):40-43,47
针对某车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杆匹配处、侧围与后保险杆匹配处的钣金外观小圆角(R1.5 mm)工艺进行研究与验证,通过优化零件的冲压方向、过拉深工艺补充设计、CAE分析参数优化等方法,解决了圆角不顺、开裂、起皱等问题,并通过现场冲压验证了工艺方案的合理性,对R1.5 mm及以下匹配小圆角的成形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以某一车型翼子板为例,通过分析翼子板在制件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模具调试以及精度测量方面的关键点并进行了解析,指出了问题所在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对翼子板单品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向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8.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充电口特征的侧围,翼子板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车身上。翼子板由于其形状较小,搭接部件众多,因而产品结构复杂,相对应的冲压工艺及模具结构都较为复杂。翼子板在车身装配过程中是最后安装的零件,因与侧围外板、发罩外板、前门外板、前大灯、前保险杠、轮眉饰板、门槛等件都有搭接关系,控制点众多.车身匹配及调整难度较高,导致对制件本身的尺寸和面品精度都有极高的要求,而充电口特征的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工艺难度,如何保证制件的面品及尺寸精度要求,并由制件传统的六序工艺缩短到五工序,适应我公司最大载入五工序的生产线需求,成为了我公司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带充电口翼子板实现短工序的工艺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一种降低汽车翼子板零件成本的方法,即采用一出二并模工艺,左右翼子板对拼一体成形,采用CAE仿真虚拟成形技术辅助做工艺设计,实现模具成本、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的优化,有效降低零件成本。以新龙马M70的翼子板实际项目为例,阐述一出二并模工艺的应用及工艺的优势;项目实现了在提升生产性的同时,降低翼子板成本约87.5元/台(含模具等设备平均分摊费)。文中提出的技术要点可为该工艺的实现提供方案指导。  相似文献   
90.
采用理论分析、试验制品设计与实验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卡车翼子板旋转模塑成型试验制品设计问题.结果表明:采用树脂模塑成型技术生产卡车翼子板是可行的,制品满足使用要求,实现以塑代钢,使该部件减重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