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经济   17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认知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因素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都产生影响,其中认知的时间特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课题:旅游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先后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是否产生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程度如何。文章以银川沙湖与榆林红碱淖为例,对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中的“先入为主”与“既成事实”效应进行了分析,初步证明旅游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先后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产生影响,并针对案例景区的情况,强调了旅游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中的先发优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2.
零售品牌形象构成要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文忠 《经济经纬》2007,(6):123-126
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降低消费者购物过程中感知的风险,从而提高其满意度和忠诚度,作为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它又可以使企业获得强大的品牌资产,并为品牌延伸提供了依据.笔者试图通过问卷调查,从消费者的视角识别出零售品牌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研究发现,零售品牌形象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主要由31个指标构成并可以划分为7个纬度.与国际零售品牌相比,本土零售品牌的名称更容易为消费者记忆与传播,消费者对本土零售品牌名称的认知明显高于国际零售品牌.  相似文献   
23.
广西旅游形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形象调查技术在旅游形象策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旅游形象策划的定性分析的基础。在对广西旅游形象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科学地分析和总结,是进一步进行广西旅游形象策划依据的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24.
波型梁护栏通常用于高速公路 ,起安全保护作用 ,按交通部的标准要求 ,波型梁护栏是采用将冷轧钢板经冷弯成型而得。因而 ,运用冷弯成型理论 ,结合实际设计经验 ,给出了波型梁栏的孔型设计 ,此套孔型在 L w50 0 / l开口冷弯型钢专用机组上获得成功的同时 ,也将此推广到 1 65,2 1 9高频直缝焊管机组上。生产的波型梁护栏均满足交通部标准要求 ,且已用于石安高速公路和京沈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25.
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建筑企业特点,分析了建筑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意义。指出建筑企业必须主动承担起对股东、员工、社会、环境和社区等更多的社会责任,并提出了诸多具体的建议,对树立建筑企业整体形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运用旅游摄影学VEP技术研究三种来源的摄影样本所反映出公益旅游地理意象、意象内容差异和特征,并说明意象形成的摄影心理动机和价值取向,其结论为公益旅游营销的主题选取、完善视觉营销效果、市场和项目定位拓展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7.
Limited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both image components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conative) and holistic image is meaningful for predicting tourists' revisit intentions. Extending this line of research,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unravel the relative influence that each component of image ha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via holistic image, on revisit intentions. In doing so, we incorporate two national samples (British and Russians) of diverse tourist profile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levels of visitation frequency to investigate place attachment as a moderator. Evidence from 1362 British and 1164 Russian tourists indicated that all image components have a positive indirect effect on revisit intention via holistic image, while conative has also a direct one. As expected, the image components rank differently for British and Russian tourists.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destination images on revisit intention, except conative, are conditional and, interestingly, most of these are stronger for tourists with low PA.  相似文献   
28.
文章从个人形象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在现代经济学中的意义。个人形象设计的宏观经济学呈现了人的历史社会的新的机制。现代"人"的形象设计与经济学存在着"隐喻"关系,个人形象设计成为一种经济学方法,通过绘画、诗歌、建筑、仪式等为背景的产业进行分类,并依据现代产业、人群、交流,形成宏观经济视野。因此,形象设计是经济学的属性回归,也是一种人的经济学行为模式,更是将形象作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生动传播。  相似文献   
2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pose and examine a new research model that is able to capture both th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components influencing potential tourists' behavioural intentions to visit a disaster-hit destination, which have negatively affected their perceived destination image. A survey of 357 participants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articipants' perceptions of destination image are a strong predictor of their travel intentions. Factors relating to cognitive appraisals (e.g. perceived equipment risk, perceived natural risk and perceived social risk) as well as affective evaluations (e.g. perceived fear of ghosts, perceived unpleasantness, etc.) were found to be critical components that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influence potential tourists' perceptions of a destination imag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herein.  相似文献   
30.
This paper analyzes television commercials (TVCs) launched by Korea Tourism Organization (KTO) from 1999 to 2012. By repeating shots of traditional and Korean popular (k-pop) culture, high-tech machinery, and sportsmanship, it is fair to say that Korean tourism TVCs both reflected and fueled the fad a target audience has for Korea. Hence the commercials not only promoted tourism, they were also projecting national power in general and cultural power in particular. It is surmised that through power projection the TVCs intend to create a country halo effect so that the country’s products and services may enjoy an aspired added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