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4篇
地球科学   1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6年   2篇
  1925年   1篇
  1924年   1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1.
目的:观察生血通便颗粒治疗血虚肠燥型脓毒症胃肠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血虚肠燥型脓毒症胃肠功能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生血通便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序贯性器官衰竭(SOFA)积分、胃肠功能损伤积分、腹内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症指标(WBC、CRP、PCT)水平、SOFA积分、胃肠功能损伤积分、腹内压、DAO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生血通便颗粒治疗血虚肠燥型脓毒症胃肠功能损伤,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降低SOFA和胃肠功能损伤积分、降低腹内压及血清DAO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CT淋巴管成像(CTL)对于原发性乳糜尿患者诊断及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为原发性乳糜尿的79例患者的临床及CTL影像学资料,CTL指标主要包括:①肾脏受累侧别及肾内淋巴管分布范围:单肾、双肾、肾窦、肾实质及肾门上区、肾门下区;②腹膜后异常淋巴管分布情况:包括腹膜后、腰干区域、肾血管周、肾周脂肪囊、肾上腺区域等;③腹盆部及胸部扩张淋巴管分布及淋巴反流情况;④其他异常表现:包括腹盆部、胸部及骨骼等部位的淋巴管相关异常改变;⑤影像学分级:按照腹膜后累及区域范围进行影像学分级,将腹膜后区域分为左侧和右侧肾门上区、肾门下区、腰干区、肾血管旁区、肾周区等10个区域,累及5个及以内区域为轻度,累及6个及以上区域为重度。根据乳糜尿临床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级,对于原发性乳糜尿患者临床特点及CTL征象采用分类变量资料中的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利用一致性Kappa检验评估原发性乳糜尿患者影像分级及临床分级的一致性。结果:79例CTL示肾内异常碘油沉积74例(93.7%),单肾55例(69.6%),双肾19例(24.1%),肾窦74例(93.7%),肾实质37例(46.8%);肾门上区61例(77.2%),其中单侧52例(65.8%),双侧9例(11.4%);肾门下区61例(77.2%),其中单侧47例(59.5%),双侧14例(17.7%);腹膜后78例(98.7%);腰干区域76例(96.2%),其中单侧20例(25.3%),双侧56例(70.9%);肾血管周72例(91.1%),其中单侧45例(57.0%),双侧27例(34.2%);肾周脂肪囊14例(17.7%),其中单侧13例(16.5),双侧1例(1.3%);肾上腺区域12例(15.2%);膀胱内31例(39.2%),膀胱周12例(15.2%),髂血管周73例(92.4%),腹盆壁14例(17.7%),会阴12例(15.2%),直肠周14例(17.7%),肠系膜26例(32.9%),肠壁11例(13.9%),肠管内5例(6.3%),胰腺周15例(18.9%),脾周2例(2.5%),肝周7例(8.8%);肺门1例(1.3%),纵隔14例(17.7%),心包1例(1.3%),胸膜外25例(31.6%),胸壁2例(2.5%),骨骼2例(2.5%),胸导管末端70例(88.6%)。79例原发性乳糜尿患者中,临床分级为轻度27例,重度52例,影像学分级为轻度40例,重度39例,两种分级的一致性中等。结论:CTL能够准确评价原发性乳糜尿患者的肾内及腹膜后扩张淋巴管分布及范围,评估胸腹盆部淋巴管及胸导管异常情况,为原发性乳糜尿的诊断、分级及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C. C. YOUNG 《地质学报》1942,(Z2):304-322
正 During the late spring of 1941, Messrs. M. N. Bien, T. H. Mi and the present writer were fortunate enough to discover several localities of vertebrate fossil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will be reported in another paper' and need not be repeated there. Most of the fossils were derived from the hill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中国对虾淋巴器官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淋巴器官的盲管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内充满着大量的以颗粒细胞为主的血细胞,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刺络拔罐疗法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自建库至2023年3月5日有关刺络拔罐疗法的文献,应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1662篇文献,年度发文量呈稳步上升趋势;高产作者以宋亚光为代表;高产机构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代表,刺络拔罐疗法研究领域作者间合作欠紧密,机构间跨区域合作较少;我国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疗效、中医疗法、中医观察等方面,近年中风或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今后各机构间应注重跨区域合作交流,促进信息资源合作共享,加强基础研究,促进该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软体动物中的腹足纲、双壳纲以及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纲分别选取了3种中国沿海常见的品种——东风螺、弯竹蛏、斑节对虾,提取并分析它们的壳基质蛋白。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对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发现特定的蛋白质具有明显的种属差异:①N66蛋白(一种碳酸酐酶)通常存在于弯竹蛏中,但不存在于东风螺和斑节对虾中,揭示N66蛋白质具有特异性,在未来的物种鉴定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②角质层蛋白AM1199和CP14.6存在于斑节对虾的表皮结构中,在东风螺和弯竹蛏中未检测到;③血蓝蛋白同时在3种动物外壳的基质蛋白中被鉴定出来,揭示了其在不同物种的外壳形成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为壳基质蛋白在软体动物或节肢动物外壳中的鉴定提供了基础,也为探索不同物种的生物矿化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蓝蛋白C末端(FcHC-C)的抗菌功能,将血蓝蛋白基因FcHC的2个C末端基因片段连接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PIC9K/FcHC-C。该载体经SalI酶切后,采用PEG法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转化子经过PCR鉴定后,阳性克隆通过含有G418的YPD平板筛选,获得高拷贝重组子。重组毕赤酵母利用甲醇诱导表达目的基因。经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酵母工程菌成功表达了血蓝蛋白C末端片段(rFcHC-C1和rFcHC-C2)。抑菌活性鉴定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FcHC-C1和rFcHC-C2作为阴离子抗菌肽具有抗真菌和抗细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