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5篇
地球科学   1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矿物纤维粉尘在酸中的稳定性与化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一些矿物纤维粉尘耐酸蚀性及其酸蚀残余物化学活性的测试分析和对矿物纤维粉尘的酸蚀历程尤其在酸蚀过程中其表面活性基团的变化及影响耐酸蚀性及其化学活性的诸多因素的较深入的探讨,并结合作者以前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矿物纤维粉尘耐酸蚀性强弱及酸蚀过程澡表面活性基团变化与生物活性大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矿物纤维粉尘的酸蚀持久性与其晶体结构、结晶度、晶格缺陷多少有关,也与其表面官能团种类、位置及裸露程  相似文献   
102.
利用真空有机吸附和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了几种纤维矿物粉尘对不同偶极矩的正己烷(偶极矩为0)、乙醚(偶极矩为1.16)和吡啶(偶极矩为2.19)的吸附特征及这种有机试剂对表面基团的影响。研究发现:纤维矿物粉尘对有机试剂的吸附能力并不完全与有机试剂的偶极矩大小成正比;部分纤维矿物粉尘对正己烷的吸附为化学吸附,吸附解吸后出现了1262 ̄1267cm^-1、1311cm^-1的新的IR谱带,它们应是部分纤  相似文献   
103.
矿物粉尘对人体血清物质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吸附后人体血清的成分,并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几种矿物粉尘对血清中物质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矿物粉尘对血清中物质的吸附具有选择性,主要是吸附了血清中的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不同矿物吸附生物大分子的选择性不同,这主要与矿物的结构和表面海性等因素有关。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吸附机理主要是物理吸附,可能也存在化学吸附。另一方面,矿物粉尘在血清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阳离子交换和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纤维矿物粉尘在Gamble溶液中的溶解行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用人工配制的Gamble溶液和三个酸度系列,研究了6对粉尘在模拟人体环境下96d的溶液特征和生物持久性。结果表明:不同粉尘中铁元素的溶解速率多数出现两个峰值区,三八面体结构型粉尘中铁与镁元素溶解同步。高镁矿物粉尘溶解速率在第一阶段多出现峰值;沸石、硅灰石的钙溶解速率比较稳定,硅灰石在低pH值区表现出前高后低的特点;Si在Gamble溶液中的溶解峰点在pH5体系中出现在48d以前,在pH7体系中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及企业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城市总体上朝可持续方向发展,但多呈现弱可持续发展状态。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牺牲了部分环境,具体表现在生活用水浪费、工业用水重复率低、工业粉尘排放量大、物质利用率低。企业是城市经济的实体单元,其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已转向利润最大化,但环境意识较薄弱。广州企业的环保行为表现出被动的特点,且环保投入比例过低,环保机构作用弱,多进行末端处理,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9.
近1000年来区域气候变化模式的研究,是在人类活动与自然变率双重影响因素之下,正确预测和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基石。众多的气候载体和代用指标,揭示了热带海洋和季风变化等对中国不同地区气候的影响,但是关于热带区域的降雨特征与季风活动的关系仍然未有清晰的答案。本文选择西沙群岛东岛的牛塘湖泊,以湖泊沉积物的粒度组分含量和环境磁学参数为替代指标,探讨公元1000—1700年热带区域降雨变化规律及岛礁上记载的人类活动历史。结果表明,东岛的降雨受ENSO活动和热带辐合带移动的双重影响,ENSO的频繁活动和热带辐合带向南回撤均会促使热带区域降雨的增多,这一变化与季风气候呈现反向模式。岛上人类活动强盛时期发生在南宋和明代晚期,该时期区域降雨较多,气候湿润。同时,公元1000—1200年和1450—1600年在中国北方发生的两次强沙尘暴事件,在西沙群岛也有相应的记录,反映了北方粉尘物质在空气中长距离运移和沉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索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进行定量监控与防治的方法,尝试利用地物的高光谱特征快速反演区域粉尘污染范围及其相对程度.以重庆市万盛采矿区为研究区,利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该区域被粉尘污染的典型农作物进行高光谱反射率测定,并对植被总体光谱反射率和在1 000 nm与1 200 nm附近的光谱小吸收谷的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受到的粉尘污染以南桐煤矿南部和砚石台煤矿西南部最为严重,其中受粉尘污染影响最明显的农作物为牛皮菜、莲花白和冬寒菜.通过对比各种受粉尘污染农作物光谱数据,间接得出各区域粉尘污染的相对程度,提供了丰富的农作物光谱实测依据,为进一步的大气粉尘污染遥感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