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3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399篇
地球科学   450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检测cDNA文库克隆中插入片段大小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cDNA文库克隆的大规模测序之前 ,一般需对克隆中插入片段的大小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首先用煮沸法[1,2]或碱裂解法[1,3]提取质粒DNA ,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在对大量的克隆进行检测时 ,这种方法则显得十分烦琐、费时。Zon等[4]于1989年提出了一种基于PCR技术的直接用于克隆检测的方法。与传统的酶切检测法相比 ,此种方法相对简单、快速得多。但是它仍然需要提取质粒DNA ,而且实验成本较高。新近 ,Tarig[5]等对Zon等的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改进后的方法不需要提取质粒D…  相似文献   
32.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TD定标检测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海洋技术研究成功研制了一套CTD仪器的校准设备,本文介绍了设备的组成,性能,设计经过与SBE设备进行了比较,表明该设备达到了EOCECTD设备的校准要求,同时,该设备是海洋技术研究所开发自有的高度CTD剖面仪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3.
气相色谱指纹法在海上油污染源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讨了气相色谱指纹法在海上油污染源鉴别中的应用。该鉴别方法基于样品的正构烷烃气相色谱指纹分析,选择既能表征油种固有特性,又受风化影响较小的正十七烷(n-C17)、正十八烷(n-C18)、姥鲛烷(phy)、植烷(phy)和正二十烷(n-C20)等特征烷烃作为判据,可信度大,而且整个操作流程短(一般不超过半天),较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4.
35.
倪星航  齐华  肖利 《四川测绘》2008,31(1):30-33
在总结云、陆地、植被、水体等目标光谱特性以及云和不同目标间光谱差异的基础上,改进了一种下垫面多光谱云检测算法,并采用MODIS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改进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6.
利用Doris软件对伊朗Bam地震ENVISAT图像进行处理,得到InSAR差分干涉图并对InSAR差分干涉图进行了相位解缠;然后用几种边缘检测算法对解缠后的差分图进行边缘检测以提取地面断裂带的位置,最后对这几种边缘检测算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7.
冰层厚度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结冰和冰融化过程中的电阻、电容、温度物理参数与被检测冰表面以上的空气层或冰下水层的电阻、电容、温度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差异在数值上比较明显。基于这一特点,笔者提出了利用空气、冰与水的物理特性差异实现对冰层厚度及冰下水位接触式检测的新思路,对含有导电杂质的冰、冰-水混合物、水、空气的电阻、电容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得到冰的弱导电性质和冰与水的电容区间单调特性,据此提出了冰层厚度传感器结构及其冰厚检测原理,介绍了新型冰层厚度传感器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2L-IHP目标检测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幅度和相位信息的SAR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实现了SAR图像中人工目标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一种新型动态检测平台,设计了GPS动态差分试验和双动态差分试验,分析了GPS动态单点定位、动态差分测量、双动态差分测量在两种不同速度条件下进行了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40.
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成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设置的标准试验方案下,首先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模拟了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状况,然后通过4组数值敏感性试验逐一模拟了大气CO2浓度、海洋表面温度(SST)和海冰、陆地冰盖和地形、东亚植被变化4项强迫因子的单独气候效应,进而对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成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除华南局部略有升温外,中国年均地表气温显著降低,降温幅度总体上向北增大,青藏高原处存在一个降温中心。其中,SST和海冰变化是华南局部略偏暖的主因,它同时导致了东亚其他区域地表气温的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东北亚地区;陆地冰盖和地形变化对于东亚地表气温的显著冷却作用主要体现在东亚的西北部;大气CO2浓度降低会引起东亚地区0.2~0.9℃的普遍降温;相对而言,东亚植被的降温作用(0.5~1.0℃)主要显现在中国40°N以南的区域。与此同时,SST和海冰变化能引起中国东部年均降水一定程度的减少,而大气CO2浓度、陆地冰盖和地形、东亚植被单独变化均不会显著影响东亚年均降水的分布状况,然而,上述四项因子的共同变化会通过协同作用引起中国东部年均降水的显著减少,西部地区降水则与现在差别不大。此外,末次盛冰期东亚夏季风的显著减弱源于SST和海冰变化,冬季风变化则可归因于SST和海冰、陆地冰盖和地形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