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5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工业技术   337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近些年来,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已逐步发展成为复合材料中一个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材料家族。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高性能工程塑料和增强纤维的发展,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浸渍工艺及成型工艺,最后还介绍了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2.
TPR处理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活性单体苯乙烯与氯丁橡胶、高苯乙烯热塑弹性体接枝聚合,所得产物稀释后用于TPR(ThermalPlasticRubber)粘接前的预处理,可明显提高剥离强度。  相似文献   
33.
马冬 《中国氯碱》2003,(5):25-26
讨论了常见扩链剂的功能及在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
简述了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详细介绍了用于"一步法"、"两步法"注射成型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的原理、设备及其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5.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PVC基弹性体,研究了聚合物的质量配比、增塑剂的用量及增塑剂的配合使用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填料对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的聚合物质量配比、增塑剂的选择以及不同填料的选用,可制得不同性能的热塑性弹性体。  相似文献   
36.
采用2种不同的预聚体合成方法制备聚氨酯浇注弹性体,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分步加入扩链剂乙二醇的预聚体合成工艺所得浇注聚氨酯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比一次性加入乙二醇的预聚体合成工艺所得浇注聚氨酯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提高了70%左右,而伸长率变化不大。同时研究了这2种制备工艺对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R值及配方中交联剂用量对聚氨酯浇注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聚氨酯弹性体电致伸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己二酸-丁二醇-新戊二醇)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经聚合得到了一系列聚氨酯弹性体。利用LCR阻抗分析仪研究了所得聚氨酯弹性体的介电性能。在1kHz频率下聚氨酯弹性体的相对介电常数为7左右,相对介电常数随测试频率的增加而降低。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方法研究了聚氨酯弹性体在电场诱导下的应变─电致伸缩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在外加高压电场的作用下,随着高压电源的开合,其应变也随之呈现出相应的收缩与回复,其电致伸缩系数随聚氨酯弹性体密度的增加及相对介电常数的减小而降低。  相似文献   
38.
低硬度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永  唐颂超  王庆海 《弹性体》2003,13(2):26-29
就不同参数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酚醛树脂硫化剂用量和催化剂与活化剂质量比对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交联密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END型高不饱和度、适中乙烯含量、高充油型EPDM是制备低硬度热塑性弹性体的较佳选择;当酚醛树脂用量5-7份,催化剂/活化剂质量比为0.12—0.2时,获得的弹性体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比较发现,自制的低硬度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39.
动态硫化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文源  刘彦驹 《弹性体》1991,1(4):56-61
结合动态硫化技术的发展史,重点评述了国外80年代该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揭示了TPV性能及特征与制备条件的关系;简介我国开发研究TPV的概况,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0.
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简述了国内外聚氯乙烯(PVC)增韧改性的研究状况,从弹性体、刚性粒子、纤维状填料等共混增韧改性,到纳米技术的出现,对PVC的增韧改性赋予了PVC材料良好的性能,扩大了PVC的应用领域。但目前纳米粒子与PVC之间在纳米尺度上的相容性较差,因此加强理论研究上的深度,使这一新材料真正发挥其潜能,是今后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