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团聚体分形维数FD与土壤可蚀性K值指标,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马尾松人工林火烧迹地土壤各层可蚀性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火烧迹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最大,即火烧迹地的恢复效果决定了土壤的抗水蚀性能.火烧迹地样地1、2和3的0~5 cm土层在FW、SW和WS 3种不同处理下K值均维持在0.031以下,10~2...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究红松壳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其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试验以伊春红松壳为原料,使用不同浓度乙醇溶剂提取红松壳多酚、黄酮和多糖并分析其含量,采用SPSS软件分析松壳中活性物质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当乙醇的浓度为40%时,红松壳多酚、黄酮和多糖得率均最高,分别为4.05 mg/g、1.7 mg/g和7.05 mg/g。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红松壳多酚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黄酮和多糖,与Vc抗氧化活性相当。其中松壳多酚对DPPH·的IC50(半数清除率浓度)值是0.20±0.05μg/m L,对·OH的IC50值是13.04±0.04μg/m L,对总还原力的IC50值是40.15±0.06μg/m L。相关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松壳多酚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最高,其中松壳多酚与DPPH·相关性是0.908,与·OH相关性是0.989,与总还原力相关性是0.989(p0.01),可以看出松壳多酚是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本实验研究的结果为伊春红松壳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及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马尾松预水解硫酸盐浆氧脱木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马尾松预水解硫酸盐(KP)浆氧脱木素工艺,并对马尾松预水解KP浆氧脱木素与马尾松KP浆氧脱木素进行了比较,对马尾松预水解KP浆氧脱木素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马尾松预水解KP浆氧脱木素最优工艺条件为:用碱量3%,温度100℃,时间60 min,氧压0.5 ~0.6MPa,MgsO4用量0 2%;马尾松预水解KP浆氧脱木素率与预水解保温时间呈线性增长关系,其氧脱木素率高于马尾松KP浆,黏度降低率低于马尾松KP浆;经过红外光谱图分析,得出氧脱木素时马尾松预水解KP浆愈疮木基脱除量大于马尾松KP浆,马尾松预水解KP浆氧脱木素前后碳水化合物吸收峰相对强度减弱程度较马尾松KP浆小.  相似文献   
24.
对3年生油松幼苗4种不同施肥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探讨了施肥对上述3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多元素油松专用肥明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对增强油松的抗性有重要作用;而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则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25.
松塔多糖的提取采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抗氧化性评价分别考察松塔多糖对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红松松塔多糖对于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要好于超氧阴离子,当多糖浓度达到30mg/mL的时候,对于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了90.42%和90%,而对于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未能达到50%.红松松塔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6.
This work shows a study based on data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using bending tests of pine timber beams reinforced with composite materials. Fibers used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are basalt and carbon. Basalt fiber composites are applied in different grammages, whereas with carbon composites, unidirectional and bidirectional fabrics are used. The behavior of the beams was analyzed regarding the reinforcement variables applied,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tested beams without reinforcement. This work proves the good behavior of fiber reinforce plastic (FRP) with basalt fiber when applied to timber beams, and that of bidirectional carbon fabrics as opposed to the unidirectional ones.  相似文献   
27.
28.
以工业生产东北红松松仁油副产物松仁粕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松松仁粕抗氧化肽酶解工 艺进行了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是制备松仁粕抗氧化肽的最佳蛋白酶,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15%,酶添加 量为10 000 U/g,酶解pH值9.0,酶解温度63 ℃,酶解时间为80 min。 在此优化条件下,总还原力为0.69,水解度(DH)为36.23%。 该条件 下制备的松仁粕抗氧化肽有较强的还原力,当抗氧化肽的质量浓度为14 mg/mL时,总还原力达到同等浓度维生素(VC)的71.16%,对 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9.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并生成新的复合物,改变了蛋白质芳香族残基在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微环境,诱导乳清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荧光光谱表明:红松种鳞多酚对乳清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猝灭类型为生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作用。通过计算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其二者相互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KA)分别为:1.111×104 L/mol(25℃),2.201×104 L/mol(30℃),6.206×104L/mol(35℃),对应的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885、0.937、1.043。由热力学参数分析确定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反应是吸热过程,反应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30.
红松针叶乙醇提取物与水提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红松针叶80%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6种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2种真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抗菌活性。研究了该提取物对热、紫外光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红松针叶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各种阳性菌均敏感,且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明显强于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范围为1.03~4.11mg/ml,而水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范围为2.06~4.11mg/ml。提取物对100℃以下温度不敏感,经121℃高温处理,仅对个别菌种的抗菌活性产生微弱影响,随着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抗菌活性不变。因此可将提取物加入到食品中,延长加工食品的保存时间。同时发现红松针叶抗菌活性成分在高浓度乙醇中较水中溶解度大,为临床上应用红松提取物作为抗菌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