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30篇
  免费   4317篇
  国内免费   2845篇
工业技术   45292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582篇
  2022年   960篇
  2021年   1247篇
  2020年   1266篇
  2019年   982篇
  2018年   997篇
  2017年   1392篇
  2016年   1395篇
  2015年   1593篇
  2014年   2320篇
  2013年   2637篇
  2012年   2746篇
  2011年   2793篇
  2010年   2081篇
  2009年   2100篇
  2008年   2041篇
  2007年   2474篇
  2006年   2292篇
  2005年   2064篇
  2004年   1678篇
  2003年   1588篇
  2002年   1314篇
  2001年   1282篇
  2000年   1032篇
  1999年   766篇
  1998年   576篇
  1997年   515篇
  1996年   455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286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7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彩色图像序列光流场计算问题并结合现有光流场计算模型,提出3种将局部彩色光流计算模型与全局彩色光流计算模型相结合的混合光流估计模型,从而有效利用局部光流模型计算精度高及全局光流模型可得到致密光流场的优点,并将3种模型进行比较,给出数值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利用色彩恒常性假设,将RGB色彩分量光流基本方程映射至小波域,通过复小波构建的过定线性方程组进行多分辨率光流估计,避免实小波相位震荡带来的光流求解误差,并利用各颜色分量组成的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条件数判断求解的可靠性,选择各颜色分量中最可靠的解最为该点最终的光流解。数值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选择转发攻击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现有检测攻击方法需要节点协同或检测硬件的缺点,对选择转发攻击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信任度与丢包行为的检测方法。通过节点收发数据包的情况,计算节点的信任度,结合节点丢包行为评估,判断节点是否发动攻击。这种检测方法的计算与存储开销都集中于基站,且不需增加额外的检测设备。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较之现有检测方法,检测率更高。  相似文献   
994.
基于遗传算法的直线光流刚体运动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新的基于直线光流场从单目图像序列恢复刚体运动和结构的模型,推导出直线光流场与刚体的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用2个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表达这种关系,并提出一种求解刚体运动参数的遗传算法,只需要获得图像平面的2条直线光流即可求解刚体的旋转参数,并用合成图像测试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尹代洲  张金红  彭登全 《测控技术》2016,35(11):119-122
轨道平顺性是高速铁路安全的重要保障参数,在分析弦测法、光学测量法、惯性基准法及光学摄像法4种常用轨道平顺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惯性连续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中等精度光纤陀螺作为主要传感器,对左、右高低和轨向进行分别测量,设计了专用分组地推算法,能够适应各种速度下的高精度连续检测.最后,对该方法的核心部分进行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惯性连续检测方法的惯性器件平顺性检测精度小于0.3 mm,总误差小于1 mm,满足平顺性检测指标要求,为研制新一代轨道检测设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变压器的漏磁场强度随着变压器容量的增大而增大,漏磁场强度越大在变压器各结构中引起的漏磁损耗越大,导致变压器运行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对35 kV变压器进行试验,将漏磁产生最大处的温度与油箱产生顶端处的温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当开风机时该处与油箱顶端处的最高温度差为8.7℃、当负荷降至1倍功率时温差为2.9℃,它们的实时温度曲线图与变压器的运行一致,产生了局部温升的现象。通过光纤Bragg光栅( FBG)检测温度的变化反映变压器漏磁的情况,从而实现了对变压器漏磁的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997.
针对甲烷、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同时检测,设计出一种红外多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将探测器和红外光源集成在光学气室内.在对气室进行设计时,首先确定气室高度为25 mm,随后通过计算和软件仿真分析确定气室的半径为10 mm.设计完成外围电路并对传感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对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测范围可达到(0~40 000)×10-6.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于大规模灾难发生时首批“生命”物资的应急调度建模及优化求解问题,将受灾点缺失损失评价函数由线性扩充到非线性,对一次性消耗类和连续性消耗类物资建立了多对多约束多目标调度模型。基于Pareto支配和拥挤距离的概念将人工蜂群基本算法应用到此问题的求解,并对算法进行了以下改进:基于反向食物源的定义提出融合反向学习的食物源初始化,以提高初始解的质量;将反向学习策略和广泛学习策略融合到蜜蜂搜索过程,以反向食物源和其他较好食物源信息来引导蜜蜂搜索方向。三种规模的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算法所求出的非支配前沿解集更具多样性,分布更加广泛和均匀,能够为应急物资调度决策进行支持。  相似文献   
999.
Motorcycle protective clothing can be uncomfortably hot during summer, and this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at burden. Twelve males participated in four, 90-min trials (cycling 30 W) across three environments (25, 30, 35 °C [all 40% relative humidity]). Clothing was modified between full and minimal injury protection. Both ensembles were tested at 25 °C, with only the more protective ensemble investigated at 30 and 35 °C. At 35 °C, auditory canal temperature rose at 0.02 °C min?1 (SD 0.005), deviating from all other trials (p < 0.05). The thresholds for moderate (>38.5 °C) and profound hyperthermia (>40.0 °C) were predicted to occur within 105 min (SD 20.6) and 180 min (SD 33.0), respectively. Profound hyperthermia might eventuate in ~10 h at 30 °C, but should not occur at 25 °C. These outcomes demonstrate a need to enhance the heat dissipation capabilities of motorcycle clothing designed for summer use in hot climates, but without compromising impact protection.

Practitioner’s Summary:

Motorcycle protective clothing can be uncomfortably hot during summer. This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burden across climatic states. In the heat, moderate (>38.5 °C) and profound hyperthermia (>40.0 °C) were predicted to occur within 105 and 180 mi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00.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hybrid tunable lens based on electrowetting effect for eliminating optical aberration. By integrating a doublet lens in the front surface of a tunable lens, the proposed lens can achieve good image quality and obtain high optical power.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both two advantages can be achieved for the hybrid tunable lens. It can also reduce the operating voltage by ~5 V to reach the same focal length, and it has compact structure, light weight, and good image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