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77篇
  免费   1582篇
  国内免费   696篇
工业技术   2485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628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653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598篇
  2016年   712篇
  2015年   653篇
  2014年   1197篇
  2013年   1107篇
  2012年   1243篇
  2011年   1383篇
  2010年   1102篇
  2009年   1194篇
  2008年   1055篇
  2007年   1321篇
  2006年   1323篇
  2005年   1170篇
  2004年   1059篇
  2003年   1008篇
  2002年   886篇
  2001年   850篇
  2000年   729篇
  1999年   588篇
  1998年   503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354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MnCl_2/活性炭催化合成正丁基氨基甲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活性组分的筛选,开发出活性炭负载氯化锰(M nC l2/AC)催化剂,用于碳酸二甲酯(DMC)和正丁胺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正丁基氨基甲酸甲酯(MBC)。考察了M nC l2负载量对M nC l2/AC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M nC l2负载量为0.2mm ol/g;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DMC)∶n(正丁胺)=3,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7h。在此条件下,正丁胺能完全转化,MBC的收率达到96.5%。探讨了不同载体负载的M nC l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发现中性载体有利于甲氧羰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52.
Cu-Mg/Al_2O_3催化乙醇和乙二胺合成N-乙基乙二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床反应器内,乙醇和乙二胺经分子间催化胺化反应合成了N-乙基乙二胺(NEED),考察了一系列铜系催化剂的活性,并筛选出催化性能较好的Cu-Mg/A l2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表征了助剂Mg对Cu/A l2O3催化剂的改性作用;考察了助催化剂Mg含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进料量和乙二胺含量等对Cu-Mg/A 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Mg/A l2O3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200℃、3.0MPa、质量分数20%的乙二胺乙醇溶液、进料量1.0mL/m in的条件下,乙二胺的转化率为71.56%,产物NEED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2.62%和69.86%;经过20 d的连续使用表明,Cu-Mg/A 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 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耐矿化度达50 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 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 Pa.s降低到1 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54.
A vacuum-annealed La0.6Ca0.4CoO3−x was consecutively oxygenated in air at temperatures decreasing from 800 to 100 °C, and its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oxygen reduction and evolution were then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he oxygenation temperature. The valence of Co cation, changing between +2 and +3, was found susceptible to annealing either in vacuum or air.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initially decrease monotonically as the oxygenation temperature was decreased from 800 to 300 °C, as a result of increasing oxygen content, and then rise abruptly with the oxygen reduction activity reaching a maximum at 200 °C and the oxidation activity at 150 °C.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nhancements by the low-temperature oxygenation involved increased OH coverage and less charged cations at surface. The results clearly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st-calcination annealing process for optim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La0.6Ca0.4CoO3−x in air electrod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55.
制备了天然气空气绝热转化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稳定性评价试验,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说明,天然气和空气绝热转化反应放热形成的高温对催化剂有烧结作用,使催化剂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起活性作用的金属镍和氧化铝载体转化为镍铝尖晶石结构的物质。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在1050~1300℃的温度可以把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56.
KOAc/NaY催化合成邻甲基苯甲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薛冰  柳娜  陈兴权  赵天生 《石油化工》2006,35(5):416-419
以KOA c/NaY为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内,邻甲基苯酚(OC)与碳酸二甲酯(DMC)经过气固相催化反应合成了邻甲基苯甲醚(OM)。考察了内、外扩散对KOA c/NaY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气流线速度大于30cm/m in时可消除外扩散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当KOA c/NaY催化剂的平均粒径在0.30~0.75mm(20~80目的颗粒)时能消除内扩散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在消除内、外扩散效应后,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空速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5mL,反应温度548K,反应压力0.6M Pa,空速0.6h-1,n(DMC)∶n(OC)=1,在线评价时间7h。在此条件下,OC的转化率高达85.7%,OM的选择性大于99%。  相似文献   
57.
Three different vanadium-modified Pd/Al2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and tested as catalysts for the deep oxidation of methane. Vanadium was added to the palladium catalyst by incipient wetness of palladium catalyst in order to modify its properties and improve its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ioresistance. The behaviour of vanadium-modified catalysts depends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is compound, being 0.5 wt.% the optimum amount. However, when strong catalyst poisons are present in the gas (SO2), these modified catalysts do not show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unmodified catalyst. Bimetallic catalysts were tested with and without further reduction, being observed that reduced bimetallic catalysts perform worse than the non-reduced ones.  相似文献   
5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b2O5/α-A l2O3催化剂(简称催化剂)并用于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的反应,通过控制α-A l2O3载体中致孔剂的含量来调变载体的孔径、孔分布及比表面积;采用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氨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了载体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对催化剂酸性及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的选择性受扩散因素及催化剂酸性的影响,而催化剂的酸量、酸密度可以通过载体的孔径及比表面积的变化加以调控。比表面积较小及孔径较大的载体对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的反应较为有利。当载体的比表面积小于0.80m2/g、孔径为4.00~8.00μm时,在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1.5M Pa、n(H2O)∶n(EO)=22、液态空速25h-1的条件下,环氧乙烷的转化率大于99.8%,乙二醇的选择性超过89.9%。  相似文献   
5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RuO2/γ-A12O3和RuO2/CeO2/γ-A12O3催化剂,并利用XRD、SEM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e的加入对RuO2/γ-A12O3催化剂表面分散性和催化剂表面元素Ru,O和Ce化学态的影响,同时考察了RuO2/γ-A12O3和RuO2/CeO2/γ-A12O3催化剂湿式氧化降解苯酚的活性,并深入探讨了Ce对RuO2/γ-A12O3催化剂的助催化作用。结果表明:Ce掺杂改性后,使催化剂表面Ru的化学态降低、表面氧空位增加,并且活性组分Ru的分散性增加,从而使RuO2/CeO2/γ-A12O3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因此Ce起到了显著的助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0.
对上海高桥分公司2×10~4m~3/h(标准状态)制氢装置原设计的预转化催化剂还原流程进行了改进。先跳开预转化反应器,利用转化炉制取氢气,再用自产的高纯氢气代替重整氢,对预转化催化剂进行单独升温还原,避免了催化剂在还原初期因发生甲烷化反应而超温失活的问题,使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