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1篇
  免费   722篇
  国内免费   375篇
工业技术   1225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728篇
  2013年   691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849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729篇
  2005年   646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The susceptibility and tendency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NPP) components to undergo changes in their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in the course of the NPP lifetime is generally termed as “ageing”. The light water reactor (LWR) nuclear environment is not a begnign one; it is characterized not only by fast neutrons, which can degrade metallic structures, but also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s of coolant water (around 300°C) which may contain impurities (e.g. sulphate, chloride, peroxides) which can cause corrosion. The hydrodynamical conditions of the coolant in steam generators, for example, can cause thermal fatigue, erosion and corrosion;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can accelerate erosion processes which can lead to wall thinning and lowering of safety margins. Ageing is, therefore, a very complex mixture of factors concerned with materials, temperatures, times of exposure to environments which vary with time and with respect to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low charactertistics.

The paper describes a few ageing phenomena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important due to their impact on nuclear safety issues; their influence on economic aspects (availability) of NPP is outlined. Mitigation measures for NPP component ageing problems are given together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addressing such issues in NPP now an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72.
The convective batch drying of Western Hemlock hog fuel-sized particles in fixed beds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quantiatively established the effect of factors which govern the drying process. A correlation was obtained for the Nusselt number during the heat transfer controlled perio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the existence of a unified characteristic drying rate curve was confirmed. Drying behaviour as described by the receding plane model provided a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for such a curve. The existence of an inversion point temperature was experimentally confirmed.  相似文献   
73.
制备轻油蒸汽转化制氢镍催化剂新的共浸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一种新的共浸法制备一批轻油蒸汽转化催化剂样品。运用TG、DTG、DSC和XRD进行的研究发现,与一般共浸法相比,这种着重提高组份间相互作用的新制法有利于提高镍催化剂的活性、抗积炭性、稳定性和金属镍的分散度,并发现用新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在水热初期约30小时的过程中,出现了镍晶粒先聚集再分散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74.
主要论述了影响彩饰陶瓷制品铅溶出量的因素,并对降低陶瓷制品铅溶出量的途径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曙—区超稠油间歇蒸汽吞吐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曙-区超稠油井进入高周期后产量递减,成本上升的矛盾,提出用间歇吞吐技术改善高周期蒸汽吞吐效果,通过对吞吐机理和现场实际资料统计的分析。对这项技术实施的条件及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在高周期井实施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6.
孙波  郝新艳  王曦娟 《汽轮机技术》2002,44(2):82-83,87
介绍了联合循环汽轮机原汽封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后汽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77.
武志良 《山西建筑》2002,28(4):77-78
220t/h高温高压蒸汽锅炉过热器为大体积,大吨位,且锅炉工程与土建安装施工处于交叉作用状态,场地又狭窄,基于上述原因,提出了分部倒钩吊装方法,介绍了该方案的实施过程,对过热器的扳倒,倒钩,吊装的每道工序均进行了阐述,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安装,可靠,高效地完成吊装任务。  相似文献   
78.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1套处理能力为1.0 m3/h的可再生吸附除油中试装置.利用该中试装置,在除油单元添加75 kg改性后的吸油材料,并使冷凝液以下流方式流经除油单元,控制进水流量为1.0 m3/h,进行了600 h的稳定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除油单元对冷凝液中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不低于85%,装置出水的电导率小于1.0 μS/cm,TOC质量浓度小于0.5 mg/L,SiO2质量浓度小于18 μg/L,其水质完全符合二级脱盐水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9.
CAE技术在汽轮机高温强度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高压缸旋转部件在高温以及高离心力载荷下的强度状况,建立高压缸第一级动叶片的模型.根据蠕变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幂蠕变方程中的各个参数,并详细介绍各参数的拟合、优化和验算过程;用CFD分析软件计算流体域内的对流传热系数并插值到有限元计算程序中,分析叶根倒角处危险区域的蠕变应力状况.数据验算结果表明,利用拟合数据计算得到的蠕变应力值与试验值比较接近,证明该方法可靠;CAE计算结果表明,叶根倒角处危险区域蠕变应力考核合格,并且有充足的安全裕量.  相似文献   
80.
姜萍  王培光  郝靖宇 《控制工程》2012,19(2):286-289
针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较多不易整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与标准遗传算法相比,免疫遗传算法引入了免疫记忆库和浓度控制机制,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效率和局部收敛性能。并且综合考虑系统动态性能和实际工程中控制代价的限制因素建立了控制系统性能评价的目标函数,按照分离性原则进行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并用免疫遗传算法对其关键参数进行寻优。将该方法应用于过热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变工况运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免疫遗传算法优化后的自抗扰控制器适应性较强,适用于模型参数变化范围较大的受控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