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09篇
  免费   3806篇
  国内免费   2224篇
工业技术   44539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1012篇
  2021年   1320篇
  2020年   1220篇
  2019年   1094篇
  2018年   1127篇
  2017年   1507篇
  2016年   1522篇
  2015年   1535篇
  2014年   2314篇
  2013年   2613篇
  2012年   2752篇
  2011年   2857篇
  2010年   2133篇
  2009年   2176篇
  2008年   2021篇
  2007年   2400篇
  2006年   2213篇
  2005年   1905篇
  2004年   1632篇
  2003年   1384篇
  2002年   1209篇
  2001年   1031篇
  2000年   882篇
  1999年   798篇
  1998年   634篇
  1997年   504篇
  1996年   423篇
  1995年   356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248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EBA改性对聚碳酸酯增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对高抗冲聚碳酸酯(PC)进行增韧改性。分别使用缺口冲击试验机、万能试验机、熔融指数仪和FESEM对PC和EBA增韧的PC的力学性能,流动性和结构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EBA含量的增加,材料的韧性逐渐增强,10%的EBA增韧PC时,增韧效果较好,冲击强度达81kJ/m2,但共混材料的熔融指数降低到11.5g/10min。因此,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应适当提高注射成型温度和压力;当EBA用量超过10%时,增韧PC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92.
利用竹纤维制备了水泥基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了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减水剂和水灰比四个因素的最佳试验条件.在此基础上测试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针对竹纤维的机械性能在碱性水泥浆中会逐渐恶化的缺点,对竹纤维表面预涂了乳液并进行了耐久性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加入预处理的竹纤维制备出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93.
萍钢降低高炉燃料比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萍乡钢铁公司高炉炼铁燃料比高的现状,从原料冶金性能与粒度组成、炉料结构、合理冶炼强度、造渣制度、多环布料、适宜煤粉喷吹量、低硅生铁冶炼等方面,分析了降低高炉燃料比的技术措施。研究表明:改善焦炭质量,加强筛分与整粒,选择适宜冶炼强度,选择适宜MgO的渣系.缩小加权平均角差,避免过度中心加焦,根据原燃料条件选择煤比,稳定生铁的含硅量是降低高炉燃料比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4.
磁化水改善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磁化水拌制强度等级分别为C20,C25,C30和C35混凝土,对23组试件进行抗渗性能试验,旨在研究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与水的磁化程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借助混凝土抗渗试验仪对比在相同强度条件下,磁化水拌制的混凝土与普通水拌制的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差异,并采用定量方法分析试验数据对选择的试验参数确定其最佳磁化强度和最佳水流速度,从而为进一步探索和推广磁化水拌制混凝土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00Cr18Ni10N钢的高温持久强度.在Larson-Miller方程基础上,利用全微分和状态函数特征,建立了00Cr18Ni10N钢在给定温度条件下持久强度与高温抗拉强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数学理论模型预测00Cr18Ni10N钢在700℃,持久拉伸200h理论与实测持久强度值相符,相对误差为0.6%.  相似文献   
996.
平面应变条件下的深埋圆形巷道一般忽略中间主应力的影响,但塑性区围岩的变形与实际情况会产生较大差异.为了充分考虑中间主应力对深埋圆形巷道的影响,基于平面应变假设与关联流动法则将Mohr-Coulomb准则精确匹配为Drucker-Prager准则,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理想弹塑性材料在塑性阶段的中间主应力表达式;根据所得的中间主应力表达式结合关联流动法则.不引入任何假设,得出塑性区体积扩容的关系式;进一步推导了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深埋圆形巷道塑性区应力位移解析式,其中径向应力、切向应力及塑性区半径的表达式与卡斯特奈(Kastner)解完全一致,但卡斯特奈(Kastner)解无法得出中间主应力,而新的位移解析式则与以往的文献完全不同;经与以往文献的位移理论解比较分析知,新的位移解答更加合理.因此,考虑中间主应力的解答为深埋圆形巷道的计算与设计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7.
以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系列超支化聚酯(HBP)与聚丙烯(PP)的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超支化聚酯用量对共混物的结晶度、结晶速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共混物的断面形态,考察了超支化聚酯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BP在PP熔融冷却过程中起到异相结晶作用,HBP的加入提高了PP的结晶速率,从而提高了PP的结晶度,用量为10%时,结晶度为32.15%,提高了32.63%;低填充量的HBP可提高PP的拉伸强度,用量为2%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为36.2MPa,提高了7.10%;PP的冲击强度随HBP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用量为10%时,冲击强度为5.80 kJ/m2,提高约12.60%.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低掺量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比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18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及1组普通高性能混凝土对比试件,通过标准试验方法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试验中考虑的因素主要是钢纤维的特征参数(类型、体积率、长径比)和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分析各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明显延性破坏特征,而普通高性能混凝土表现为脆性破坏,混杂纤维的掺入使高性能混凝土的拉压比最大提高了26.2%,平均提高了9.9%.在影响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比的四个因素中,钢纤维类型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聚丙烯纤维的体积率,影响最小的是钢纤维长径比.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适量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后,拉压比显著提高,韧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99.
针对SiC纤维的表面缺陷引起的低强度断裂问题,采用CVD技术对SiC纤维进行了C涂层.利用了XRD和SEM分别对无C涂层SiC纤维和C涂层SiC纤维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对比了其抗拉强度.结果表明SiC由-SiC晶体组成,在(111)晶面方向上择优生长.涂C后SiC纤维表面光滑致密,表面缺陷较少,有效地降低了表面缺陷深度a值;涂C后SiC纤维的拉伸强度比无C涂层的抗拉强度增加了620MPa.因此,C涂层可以降低SiC纤维的表面缺陷,从而使SiC纤维的抗拉强度增加到2870MPa.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中关于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设计强度取值上存在的问题,在砌体剪压破坏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已有58片混凝土砌块砌体墙的剪压试验结果,提出了具有下降段的剪压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平均值曲线公式,并推导出具有可靠度保证的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公式。与现行规范相比,提出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公式不仅解决了现行规范间的不统一,而且较好的实现了剪压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剪摩、剪压和斜压3类破坏形态的模拟,避免了现行规范中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抗剪设计强度取值的不合理和不安全,可运用于高层配筋砌块砌体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