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93篇
工业技术   358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81.
综述了聚乳酸(PLA)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PLA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合成工艺、加工方法及相对应的力学、生物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梳理了PLA复合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对PLA复合材料在骨组织修复材料中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2.
The bioactivity of mica/apatite glass ceramic composites, including the in vitro behavior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and the histological appearanc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mica/apatite glass ceramics and the rabbit mandible defect in vivo under a dynamic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biological apatite layer forms on the surface of the mica/apatite glass ceramics after l d of immersion in the simulated body fluid, and becomes dense after 14 d. In vivo tests indicate that bone formation occurs after implantation for 14 d, and strong bonding of bone to the implant occurs after 42 d. No aseptic loosening occurs during 42 d of implantation. The finding shows that mica/apatite glass ceramics have good bioactivity and osteoconductivity for constructing bone graft, and can be promising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83.
钛基金属表面生物活性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工艺、生物活性涂层新体系开发、涂层结构设计、生物活性涂层性能改进以及涂层评价标准等角度,系统地综述了钛及其合金表面生物活性涂层的研究状况,同时展望了医用钛合金表面生物活性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解决钛基金属表面生物活性改性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能够同时解决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稳定性和相应涂层制备工艺的适应性上。  相似文献   
84.
炭/炭复合材料声电沉积钙磷生物活性涂层的生长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声电沉积在炭/炭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钙磷生物活性涂层,采用SEM(带EDAX),XDR,FTIR研究电沉积时间对钙磷生物活性涂层的形貌、结构和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沉积初始先在炭/炭表面形成无定形层,片状磷酸氢钙(DCPD)在其表面生长,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延长,逐渐向针状的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转变,涂层厚度和n(Ca)/n(P)不断增加,涂层的结晶度和电解液的pH值下降.涂层为缺钙磷灰石.同时探讨了在炭/炭复合材料表面钙磷生物活性涂层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85.
钛和钛合金生物活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金属钛及其合金在人体硬组织替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改善其表面性能,使其具有表面生物活性,研究发展了多种生物活化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电化学法3大类。本文对钛及钛合金种植体的各种表面活化方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各种方法进行钛及钛合金表面活化的工艺过程及其活化机理,分别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与物理法相比,化学法具有设备和操作简单、易形成均匀涂层、结构和成分与自然骨相似等优点。对化学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并对其长期植入效果及其活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6.
TiO2纳米管阵列的热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钛片表面制备得到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热稳定性,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研究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纳米管阵列的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300℃时,TiO2纳米管由无定形向锐钛型转变,温度升到500℃时转变为金红石型,升到600℃时TiO2纳米管阵列出现坍塌,700℃热处理时其形貌完全被破坏。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具有TiO2纳米管阵列的钛片经氢氧化钠溶液活化后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在模拟体液中诱导生成磷灰石。  相似文献   
87.
目的提高生物医用钛合金涂层的结合力与生物活性。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10Mo-28Nb-3Zr-6Ta合金表面先制备纳米氧化管,接着通过等离子喷涂法在纳米氧化层表面喷涂HA生物涂层,制备HA/MO纳米管复合涂层,对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复合涂层时,通过改变喷涂电压和喷涂距离,对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探究,获得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同时对最佳工艺参数制备的复合涂层,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实验、自动划痕仪测试、仿生矿化法试验和MTT法(四唑盐比色法)试验,分别评价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能、附着力、生物活性和细胞毒性。结果在钛合金用阳极氧化法预处理的前提下,通过等离子喷涂制备HA/MO纳米管复合涂层,当喷涂电压为40V、喷涂距离为100mm时,制备出的HA/MO纳米管复合涂层涂覆均匀,涂层厚度在50μm左右,耐蚀性得到提高,结合力最佳,为14.8 N。HA/MO纳米管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通过培养细胞进行毒性实验,HA/纳米管复合涂层试样的毒性分级为0级,对细胞无影响,且从细胞增殖速率分析,试样表现出优异的细胞活性,对细胞的增长速率促进效果最好。结论 HA/MO纳米管复合涂层可以有效提高耐蚀性和结合强度,同时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8.
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磷酸钙(α-TCP/TTCP)复合骨水泥具有良好的水硬性能,与固化液按固液比为1.50g/mL拌和后,凝固时间可调,抗压强度达45.36MPa,其水化产物为羟基磷灰石(HAP)。通过体外模拟溶解实验表明,α-TCP/TTCP骨水泥具有一定的溶解性能,通过体外实验,动物实验,结合SEM和EPMA观察表明α-TCP/TTCP骨水泥不会产生全身或局部毒性反应,对肌肉无刺激,不致溶血,凝血,不引起炎症和排斥反应等,有利于骨组织长入并与骨组织紧密接触。α-TCP/TTCP骨水泥在动物体内可继续水化硬化,且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材料与缩主骨完全融合在一起,α-TCP/TTCP骨水泥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具有一定的降解性能和较好的成骨作用,适合于作为骨缺损的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89.
氯氧镁水泥(MOC)具有强度高、粘结性好和无细胞毒性等优点,可应用于骨修复材料领域。本工作将生物活性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与MOC复合,研究了n-HAp掺量对MOC耐水性、降解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HAp的最佳掺量为MgO质量的10%。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28 d后,10%n-HAp-MOC的抗压强度((29.9±1.8) MPa)和软化系数(0.39)均高于未改性组MOC,质量损失率(34.5%)低于未改性组MOC,说明n-HAp的掺入增强了MOC的耐水性,从而有效地减缓了其降解速率。通过SBF的Ca2+、PO43-浓度变化和XRD图可知,MOC表面可沉积生成HAp晶体,即MOC具有生物活性,且n-HAp的掺入促进新生HAp晶体在MOC表面矿化沉积,增强了MOC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香薷、鹤虱等5种药用植物挥发油对仓虫的生物活性作用。结果表明,香薷挥发油的作用最为明显,它(剂量02μL/g)及其粗分离1#~5#样品(剂量005μL/g)均有效地抑制了试虫卵、幼虫及成虫的生长发育,从而减少了试虫F1代种群的发生,其中粗分离1#样品作用尤为突出。香薷挥发油1#~5#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4,5,6,7,8,8a-六氢-8a-甲基-2[1H]-奥酮(5264%)、百里香酚(305%)和一未定成分(21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