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0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工业技术   548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阐述了甲醇制低碳烯烃各个工艺的研究进展,从甲醇制乙烯、甲醇制丙烯和甲醇制丁烯三个方面对比了各自技术特点,指出未来需开发出以丙烯、 C4烯烃为主产品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2.
天然气处理工业在本世纪90年代面临着提高产品等级的新机遇。T.H.Russell公司的ThomasH.Russell在去年美国天然气加工者协会上讨论了提高产品等级这一主题,并指出由于汽油市场或石油化工市场的需求增长“天然气加工者在拓宽其经营范围上具备了极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23.
24.
25.
作者针对目前电流变(ER)液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建立ER液测试系统和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含聚合物粒子的ER液的设计、性能以及它们产生ER效应的机理。 首次用反相乳液聚合工艺直接合成了具有较高ER活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盐的含水ER液,研究了影响该体系的屈服应力(τs)、漏电流密度(J)和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水分在含水ER液中的作用是协助产生可移动离子的观点,并用离子极化机理解释了实验现象。 首次通过α,ω-双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均聚或与甲基丙烯酸盐共聚,用反相悬浮聚合工艺成功地制备了有较高活性的含AB交联型聚醚类固体电解质的无水ER液。 研究了含聚苯胺(PAn)的ER液的性能及其与组成材料性能的关系。证实了“多粒子效应”和由于自由电荷在粒子间跃迁产生的“导电率效率”对ER效应有重要作用。指出ER液的电流主要是沿粒子链或柱状体进行传输的,并首次将电导的不同程跳跃模型推广到ER液中,较好地解释了ER液的电导行为。 用共混或接枝共聚等三种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An复合粒子。并用它们组成ER液,得到了E=2.8kV/mm时,τs高达16.3kPa,J仅为2.67μA/cm~2的高性能ER液。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核壳型复合粒子中的核与绝缘壳层间的相互作用和ER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27.
科技信息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碳酸丙烯酯清洁工艺,我国ODS替代品绿色工艺率先产业化,生物转化法香草醛生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28.
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催化剂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述了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反应催化剂体系及其主要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9.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第二套30万t/a聚丙烯装置工程建设已启动。 大庆炼化公司第一套30万t/a聚丙烯装置于2005年建成投产,该装置丙烯单耗、挤压造粒机运转周期达到先进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0.
Ziegler-Natta烯烃聚合催化剂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洁 《石化技术》2007,14(3):62-65,69
综述了Ziegler-Natta催化剂在乙烯聚合和丙烯聚合方面的研究开发现状,重点介绍了采用新型二醚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的丙烯聚合催化剂的进展。随着合成树脂向功能化方向发展,开发综合性能优越的新型催化剂及给电子体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