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17篇
  免费   1090篇
  国内免费   654篇
工业技术   20461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467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468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547篇
  2014年   1039篇
  2013年   858篇
  2012年   961篇
  2011年   1050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967篇
  2008年   1089篇
  2007年   968篇
  2006年   953篇
  2005年   947篇
  2004年   869篇
  2003年   784篇
  2002年   597篇
  2001年   603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494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385篇
  1996年   334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94.
ND-D型二相异步感应电机又称可逆电动机,主要是XW、XQ系列自动平衡记录仪随动系统的执行元件.它将JF型放大器的输出控制电压转变为机械能,带动平衡机构使测量电路恢复平衡,同时带动指针和记录笔,作相应的显示和记录.  相似文献   
95.
提出了强碱介质沉淀钇及有关杂质元素而与铝进行分离的方法。试液酸化后采用NaF析出法络合滴定测定铝。  相似文献   
96.
首次报导不同的路易斯酸分别与Fischer型卡宾(CO)5WC(OEt)Ph组成炔烃催化体系。通过对炔烃的催化聚合反应,讨论体系的催化活性中心。发现体系的活性比相应的卡宾和卡拜的催化活性皆高。从而进一步证明活性中心是桥键络合物的设想。并对所获得的聚合物进行了IR、DTA和X衍射分析,测定了它们的数均分子量M↑-n、特性粘数η和电导率σ。  相似文献   
97.
作者针对目前电流变(ER)液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建立ER液测试系统和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含聚合物粒子的ER液的设计、性能以及它们产生ER效应的机理。 首次用反相乳液聚合工艺直接合成了具有较高ER活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盐的含水ER液,研究了影响该体系的屈服应力(τs)、漏电流密度(J)和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水分在含水ER液中的作用是协助产生可移动离子的观点,并用离子极化机理解释了实验现象。 首次通过α,ω-双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均聚或与甲基丙烯酸盐共聚,用反相悬浮聚合工艺成功地制备了有较高活性的含AB交联型聚醚类固体电解质的无水ER液。 研究了含聚苯胺(PAn)的ER液的性能及其与组成材料性能的关系。证实了“多粒子效应”和由于自由电荷在粒子间跃迁产生的“导电率效率”对ER效应有重要作用。指出ER液的电流主要是沿粒子链或柱状体进行传输的,并首次将电导的不同程跳跃模型推广到ER液中,较好地解释了ER液的电导行为。 用共混或接枝共聚等三种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An复合粒子。并用它们组成ER液,得到了E=2.8kV/mm时,τs高达16.3kPa,J仅为2.67μA/cm~2的高性能ER液。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核壳型复合粒子中的核与绝缘壳层间的相互作用和ER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99.
100.
大庆高密度聚乙(HDPE)装置色粒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聚合釜内[Al]/[Ti]摩尔比例失调和造粒系统停车时混炼,挤压和内糊料未排尽造成的,提出和实施防止色粒料产生的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