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88篇
  免费   5999篇
  国内免费   4002篇
工业技术   105989篇
  2024年   756篇
  2023年   2845篇
  2022年   2757篇
  2021年   3338篇
  2020年   2795篇
  2019年   2961篇
  2018年   1295篇
  2017年   2126篇
  2016年   2534篇
  2015年   3067篇
  2014年   6055篇
  2013年   4649篇
  2012年   5486篇
  2011年   5475篇
  2010年   4663篇
  2009年   5022篇
  2008年   5385篇
  2007年   4934篇
  2006年   4243篇
  2005年   4142篇
  2004年   3930篇
  2003年   3377篇
  2002年   2882篇
  2001年   2680篇
  2000年   2268篇
  1999年   2017篇
  1998年   1850篇
  1997年   1810篇
  1996年   1597篇
  1995年   1524篇
  1994年   1362篇
  1993年   1196篇
  1992年   1164篇
  1991年   1170篇
  1990年   1054篇
  1989年   1013篇
  1988年   184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主要研究热回收技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结合热回收具体概念,重点分析了热回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并探讨该系统的实际应用,希望通过论述,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维持自然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济南中铁城项目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辐射供冷供热+置换新风系统的冷热源,可以在全年需要时随时制冷或者制热。从设计角度深入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在这种特殊空调系统中方案的比选。  相似文献   
15.
16.
氢工质在新能源与动力、航天推进、化工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通过开展高温氢工质热力学与输运性质研究,建立了原子态氢、分子态氢、热解平衡态氢的热物理性质计算模型,开发了热物性计算程序Prop_H_H2,适用范围为温度100~3 500 K、压力104~5×107 Pa 。验证表明,Prop_H_H2在适用范围内计算氢工质的物性参数合理可靠,在温度200~3 000 K、压力104~107 Pa范围内,程序预测值更加准确,相对偏差在±5%左右。本研究可为氢工质相关的航天推进、应用物理学、能源动力等行业的科研和应用提供支持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以多晶硅锭中硬质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多晶硅锭中硬质点进行形貌和成分分析,并提出改善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硅锭中部的硬质点较细小,主要由SiC组成;硅锭头部的硬质点较粗大,主要由SiC和Si3N4组成,还有少量O的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多晶硅定向凝固铸锭炉的热场结构对于多晶硅锭硬质点形成有直接影响,通过改进热场结构,优化晶体生长界面,显著减少了铸锭中硬质点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化工进展》2015,(1):284
<正>12月12日,中国化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杨维慎研究员和李砚硕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一种由1nm厚的纳米片构成的分子筛膜,其厚度仅为蝉翼厚度的千分之一,而且具有如筛眼般高度规整的孔道,可以精确筛分尺寸差异仅为0.04nm的氢气和二氧化碳分子。该纳米片分子筛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选择性远远超过目前所有氢气、二氧化碳分离膜。该项研究成果被美国无机膜科学家林跃生教授,德国分子筛膜和膜催化科学家卡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性能优良、满足科研生产需求的电解质粘合剂MgO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BET)等测试手段对国内九种MgO材料进行了微观形貌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特征的观察分析;并通过测试电解质泄露量,评价不同MgO作为吸附剂时的吸附作用效果和不同种类MgO作为粘合剂时的抑制流动情况;同时将不同种类的MgO材料作为粘合剂制备成单体电池,进行了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1~#~9~#样品形貌差异非常明显,由粒径约为几十纳米~几百纳米的颗粒聚集体或片状聚集体组成;与现有生产使用的1~#MgO材料平均孔径和总孔体积性能参数相近的有3~#、5~#和9~#MgO;与其他几种MgO材料相比,3~#MgO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并且对电解质E有更强的流动抑制作用;与现有生产使用的1~#MgO材料相比,以3~#MgO为抑制剂制成的单体电池具有最高的放电比容量和更高的放电电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