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9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工业技术   932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522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采用甲醛、尿素、三聚氰胺、脒基脲磷酸盐为原料,以硼砂、硼酸、氨水为pH调节剂合成了保护胶;在保护胶存在下,以预乳化的丙烯酸酯混合单体于82-88℃共聚合成乳液,将其涂布于有机纤维材料,干燥后得软膜透明阻燃涂层。用其处理的涤棉布阻燃性能为:损毁长度68mm、续燃时间1s、阴燃时间3s、氧指数62、吸附干量287g/kg,处理的纸板的阻燃性能为:平均炭化长度77mm、平均续焰时间2s、平均续灼燃时间32s、吸附干量283g/kg。  相似文献   
62.
63.
丁苯嵌段共聚物与醋酸乙烯酯本体接枝物表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中华  李建宗 《弹性体》1993,3(3):22-25
本文主要对接枝共聚物SBS-g-VAC的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潜(NM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的表征工作进行了讨论,表明了接枝物SBS-g-VAC的存在及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4.
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抗静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分析了PEG分子量、加料次序、反应时间和温度、物料比例、分散剂和固相缩聚等因素对PET-PEG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和耐水性的影响。合成的嵌段共聚酯醚与PET共混纺丝可以显著改善PET纤维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65.
聚丙烯微粉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固相接枝聚合制得聚丙烯微粉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用Bruker MSL-400MHR.RT-NMR信,采用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技术,测定了共聚物的^13C-NMR,结合IR,WAXD和DSC分析,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6.
碳纤维的表面性质——气-固色谱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气—固色谱法(反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表面处理对碳纤维表面性质的影响。通过观察被测碳纤维表面与正烷烃及极性有机液体探针的相互作用,测定在“零复盖”条件下淋洗过程的保留体积,计算了吸附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电沉积处理的碳纤维表面与未处理碳纤维相比,表面能的色散分量差别不大。烷烃蒸汽在处理过的碳纤维表面上吸附时有较大的熵变,这表明烷烃分子在这种表面上吸附后构象变化更大,即探针分子活动性降低的程度比未处理表面来得大。极性探针与两种碳纤维表面的相互作用有很明显的差别,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与电子给体探针有强的相互作用,表明共聚物电沉积使碳纤维表面增加了电子受体基因,因而能有效地改善碳纤维表面与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的粘合性能。  相似文献   
67.
自洽场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在聚合物热力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应用在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形态的预测和描述方面[1~6]。该理论方法灵活性较强,参数空间的调整范围较大,能应用的计算体系也变化多样,难以建立固定的既有软件包,现有文献也鲜见针对该理论算法并行化的研究。本文就该理论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问题上的数值计算的并行算法实现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给出了算法性能的理论分析,并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并行算法可获得良好的并行加速比,并行效率较高。该算法的提出有助于推动包括针对聚合物在内的软物质理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8.
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壁材,水为芯材,采用滴丸机制备了卷烟用水溶性芯材爆珠.探究了冷却液组成和温度、爆珠滴落高度、壁材粘度、以及芯材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爆珠形状、壁厚以及包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液中乙醇与水体积比为100:6,温度为25℃,爆珠滴落高度为1cm,壁材熔融粘度为200~269MPa·s,芯材温度为65℃时,可制得圆度好,壁厚较为均匀的爆珠.所制得的爆珠包水率可达80%,且保水性能优异,保存180d后,水分流失率在2%左右.  相似文献   
69.
《广东化工》2021,48(10)
环境响应型聚合物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功能材料,这种类型的共聚物可以对外部环境刺激而产生相应的结构,物理和化学变化。根据外部环境刺激反应的机理和类型的不同,分为单刺激响应与多重刺激响应。本文重点讨论关于环境响应型共聚物的设计,合成,自组装和应用的研究现状,总结说明了当受到pH,温度,光照,CO_2,氧化还原剂等外部环境刺激时各类有序聚集体所表现的变化,展望了智能嵌段共聚物在药物控释,纳米容器制备和生物功能材料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塑料科技》2021,(1):62-65
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BS/AS)复合材料,研究了AS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表面光泽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S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邵氏硬度D和冲击强度逐渐增大,维卡软化点逐渐升高,接近于AS的维卡软化点110oC;AS的加入改善了样品的表面光泽度,在AS用量为15%时达到最大值,继续添加AS,样品的表面光泽度下降。随着AS用量的增加,ABS/AS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有所改善。SEM结果表明,AS可以与ABS形成较好的黏合作用,摩擦外力对于材料表面的形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