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96篇
环境安全   65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在缺氧/好氧/好氧串联运行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系统中考察了温度和好氧反应器中溶解氧(DO)水平对生物膜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氮素去除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温度和DO的变化造成的MBBR系统中脱氮功能菌群结构的差异,从而在微观水平解释硝化和反硝化受温度和DO影响的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系统温度的升高可以同时强化生物膜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且好氧反应器中DO水平的提高对硝化过程有利,从而提高系统的脱氮效果.本研究中,在系统连续运行阶段,当系统温度和好氧O1反应器的DO浓度为本研究范围内的最高水平时(即温度=20~22℃、DO=5~8mg O2/L),比硝化负荷可达1.60g NH4+-N/(m2·d)以上,而相同温度范围内比反硝化负荷可高达2.84g NO3--N/(m2·d),从而使MBBR系统在该工况条件下获得了最佳的NH4+-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8.7%和85.7%).温度和DO影响硝化和反硝化的根本原因是温度和DO变化引起了脱氮功能菌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改变:当好氧反应器的DO水平下降时,硝化功能细菌的OTUs比例显著降低,尤其是异养硝化细菌的生长受到了严重的抑制;而温度的变化对反硝化细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群落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2.
陶辉  于多  杨兰  陈怿扬  周灵沁  罗雲鑫 《环境科学》2023,44(9):5071-5079
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目前有关微塑料对生物膜形成影响机制的研究十分有限.为探究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发育的影响,选用不同浓度和粒径PS-MPs进行暴露试验,研究其对生物膜内生物量、氧化应激水平、生物膜结构和群体感应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PS-MPs诱导严重氧化应激反应并抑制生物膜形成和发育,粒径越小,产生的抑制作用越强烈,抑制效果表现为0.1 μm>0.5 μm≈1 μm>5 μm.PS-MPs通过与细胞接触造成严重物理损伤,形成的生物膜厚度显著减小且结构稳定性遭到破坏,膜内细菌通过分泌胞外聚合物来抵御PS-MPs的胁迫作用.PS-MPs进一步通过干扰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下调关键基因lasIlasRrhlIrhlR的表达水平,抑制信号分子和相关毒力因子的合成与分泌,降低细菌对毒性作用的防御功能,最终影响生物膜形成和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A/DAT-IAT生物膜法处理高含盐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盐量为60 000mg/L(以NaCl计)的模拟工业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A/DAT-IAT生物膜反应器,研究A/DAT-IAT工艺对投加悬浮填料后高含盐废水的处理,并以CODCr、NH4 -N、PO43--P等作为指标评价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3 h、pH=7,5、25℃条件下,进水ρ(CODCr)、ρ(NH4 -N)和ρ(PO43--P)分别为907.4~1 210.0 mg/L、86.2~99.7 mg/L和3.6~5.1 mg/L.CODCr、NH4 -N和PO43--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9%、38.6%和93.5%,平均出水SS为198 mg/L,其中CODCr和PO43--P的去除效果较好.研究表明,A/DAT-IAT生物膜法较其他活性污泥法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4.
反硝化生物膜对PBS表面形态及化学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红  王建龙  赵璇 《环境科学》2006,27(12):2507-2510
PBS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BDPs),可以用做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硝酸盐.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反硝化生物膜生长前后PBS颗粒表面形态、化学组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BS仅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并为反硝化菌提供碳源.PBS颗粒可以在12 h内使进水中53 mg·L-1的硝态氮降低到10 mg·L-1以下(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为:NO3--N<15 mg·L-1).红外光谱表明,反硝化微生物附着生长后其PBS在2 925 cm-1和2 850 cm-1附近的吸收带以及3 200 cm-1~3 410 cm-1处峰值减弱,说明PBS材料中甲基、羟基官能团比例下降,而其它官能团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PBS的主要单体组分淀粉和乙烯都可以被反硝化微生物用作碳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反硝化生物膜附着生长后,PBS颗粒表面会出现空洞,扩大了生物膜生物附着生长的表面积,有利于形成致密的反硝化生物膜,对反硝化菌形成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针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生物法净化过程,进行了吸附-生物膜新型理论的相关动力学模型研究.经采用实验室数据和工业应用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表明,该模型对描述实际过程有很好的适用性.应用该模型对人口气体甲苯浓度、气体流量及生物膜填料层高度等主要因素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80~0.97.  相似文献   
56.
磁性生物膜载体的规模化制备、表征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力化学表面改性原理设计了卧式双旋搅拌混合反应设备,通过磁铁矿粉和适量浓硫酸的球磨混合反应制备得到磁性生物膜载体,其XRD、IR、SEM和BET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磁性生物膜载体表层生成了多羟基硫酸铁为主的活性组分.进而在膜生物反应器实验装置中投加磁性生物膜载体进行了中试实验,结果表明,磁性生物膜载体能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聚合形成稳定的菌胶团,活性污泥SV30从实验初期89%降到了稳定期的39%,此外,磁性生物膜载体还具有稳定膜生物反应池出水COD,强化脱氮除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57.
为解决水体因低碳氮比而导致脱氮效率差的问题,将颗粒聚己内酯(PCL)重新塑形为阶梯环状,研究其作为反硝化过程的生物膜载体与固相碳源的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静态实验中,平均反硝化速率为8.57 mg NO3-N/(L·h);反硝化过程为零级反应。连续填充床实验中,超过90%的硝酸盐可被去除,出水NO2-N质量浓度低于0.20 mg/L;出水NH3-N质量浓度略有上升;出水溶解性有机碳(DOC)先上升后降低至1 mg/L左右。电子扫描显微镜扫描显示,PCL阶梯环反应表面空隙率较高,表面生物膜以杆菌为主,反应后被明显腐蚀;液相色谱检测显示PCL阶梯环分子量反应前后略有下降,其结构未受到破坏;表明该材料适合作为反硝化反应的碳源的同时,又可以作为载体供微生物附着生长。  相似文献   
58.
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又称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生物处理系统,也能够与活性污泥法组合以增加后者的处理效能,还可以作为中高浓度工业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手段.本文总结了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的流体力学、生化动力学规律、悬浮填料的开发现状,探讨了此工艺在市政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低污染物浓度的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一步开发高效、廉价的功能型悬浮填料,提高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优化与确定工艺和运行参数,将推动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在我国的全面应用.图3表1参64  相似文献   
59.
武汉东湖秋季水体中光合自氧生物膜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种自行设计的光合自氧生物膜采样装置,在武汉东湖(重富营养化湖泊)20和100 cm水深处自然培养和收集光合自氧生物膜,研究其生长发育及活性特点.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水体中光合自氧生物膜生长经历了潜伏适应期、增长期、脱落期和恢复生长期4个阶段;光合自氧生物膜生物量、胞外多糖含量、COD含量和脱氢酶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呈稳定增长趋势;20 cm水深处光合自氧生物膜生长总体上快于100 cm水深处,并且其生物量和活性也较高;光合自氧生物膜的生理特征与一般天然水体中生长的相似,说明重富营养化水体对生物膜的胁迫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0.
水生金针菜对食品废水的净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金针菜在水面上无土栽培技术和对食品废水的净化功能.试验结果证明,金针菜是净化食品废水的一种优良植物,其经济效益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