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1篇
环境安全   2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再生水具有就近易得、水量大且稳定等突出优点,已成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但再生水中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景观回用过程中可能会加剧藻类水华爆发风险。在藻类生长的早期阶段,采用紫外线处理有可能将再生水中藻类生物量控制在低风险范围,从而预防再生水景观回用水体中发生水华。以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的典型样品,考察了紫外线(254 nm波段)对典型微藻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术、调制荧光技术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紫外剂量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效果,以及对藻细胞膜完整性和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密度约为7×104个/mL的斜生栅藻,50~100 mJ/cm2的紫外线能够取得1~5 d的生长抑制期,150~200 mJ/cm2剂量能将生长抑制期延长至10 d。紫外线能迅速引起斜生栅藻光合活性下降并能逐渐引起部分藻细胞破裂,100~200 mJ/cm2剂量处理后10 d内膜损伤细胞比例达到16%~71%。可见,紫外线能够对再生水中的斜生栅藻取得显著的生长抑制效果,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景观水体水华风险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72.
解铭  郑涛  虞峰  沈林亚 《环境工程》2020,38(12):45-48,96
随着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日益完善,管道的破损缺陷修复将成为未来城市排水系统维护的主要工作之一。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作为地下设施环境友好技术,具有施工社会成本低、环境成本低及工期短等特点,逐渐被行业内采纳。结合上海市四平路排水管道修复实际工程案例,重点介绍非开挖修复技术中原位固化法及聚氨酯嵌补法在排水管道修复应用中的流程及该技术设计参数的选择,为同类型的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共和县孤山铁矿矿石的矿物组合光片签定,矿物成分、矿物粒度的分析,尾矿沉降试验,尾液分析,为铁矿石选矿及尾液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一种无砂浆自嵌固的砌体结构形式,主要目的是用于建造村镇低层住宅。通过合理的嵌固和填充设计,使这种新型砌体结构在保证足够抗震性能的同时,尽量降低结构造价,增快建设速度,同时降低对工人技术的依赖,特别适合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村镇房屋建设。提出了水平、竖向都可以自嵌固的混凝土砌块。对砌块的抗压、抗剪强度,进行了数值计算,对3个不同高宽比的顶部受重复侧向位移作用的砌体墙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类砌体结构有良好的抗震承载能力和一定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75.
采用光谱学技术分析邻苯二甲酸酯与DNA互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为增塑剂被广泛使用,易渗透到环境中产生环境毒性,多种PAEs已被美国环境保护署和中国环境监测中心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其生态毒理学机制被广泛关注。本试验以小牛胸腺DNA(ct DNA)为供试材料,旨在通过光谱学技术探究PAEs与DNA的相互作用机制。在紫外可见光谱试验中,随着PAEs浓度的增加,DNA紫外光谱出现增色效应,证明DNA的部分碱基对被PAEs破坏,且PAEs与DNA通过嵌插作用结合。荧光光谱试验中,随着PAEs浓度的增加,EBct DNA体系荧光强度逐渐降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最大荧光抑制率分别为55%、50%和36%;KI荧光猝灭试验中,在加入DNA之后KI对DMP、DEP和DBP的荧光猝灭常数Ksv分别从7.992(R2=0.9970)、10.270(R2=0.9960)和13.52(R2=0.9806)降低到6.721(R2=0.9963)、7.047(R2=0.9599)和11.03(R2=0.9803),荧光猝灭常数均降低,实验结果证明PAEs与DNA通过嵌插作用结合。盐离子试验中,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PAEsct DNA的荧光强度没有发生变化。试验结果排除了PAEs与DNA分子之间沟槽作用的可能,确定了其结合方式为嵌插作用,随着PAEs侧链的逐渐增长,嵌插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6.
为调查滏阳河水系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河流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根据河流结构、水文条件、排污口分布并考虑空间分布的均匀性,选取66个采样位点,采集河水及对应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用斜生栅藻和青海弧菌Q67作为模式生物,根据滏阳河水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邯郸近郊2号采样点采集水样的重金属含量配制系列重金属浓度的模拟河水进行重金属污染河水的生态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全部66个采样点中,29个采样点河水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地表水III类水体重金属含量标准,主要污染元素是Hg、Pb、Cr、Zn。几乎所有采样点河水Mn和Fe含量都大大高于国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规定的标准限值。根据2号采样点河水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配成的模拟河水对青海弧菌Q67的EC50值为6.65%,为毒性极强的污染物。模拟河水样品对斜生栅藻的抑制作用较小,在实验的最高浓度下(1000倍河水重金属含量)暴露4 d尚未引起半数藻细胞死亡。随河水重金属浓度上升,斜生栅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则与此相反,反映河水重金属污染可引起藻细胞的氧化损伤。叶绿素a和b含量则随暴露浓度的提高逐渐降低。在重金属浓度达到2号采样点河水的10%时,斜生栅藻叶绿素a含量已有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海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予以重视。河水发光菌Q67的生长抑制率、斜生栅藻的叶绿素a和MDA含量可以作为评估河流重金属污染生态危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77.
电除尘器斜气流状态下粉尘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电除尘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除尘效率下降问题,提出斜气流这一新型技术,对均匀气流与斜气流分布状态进行可视化研究;在两种气流状态下进行粉尘沉降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相应规律;对我国电除尘器气流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8.
本文研究了低pH值条件下,铝及钙铝比对斜生栅藻生长及细胞中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值和铝对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细胞中GSH水平则有显著激发作用;当培养基中加入适量钙离子,一定程度降低藻细胞中GSH水平.这说明钙对低pH值及铝的毒害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其缓解程度主要取决于钙与铝的相对量;并讨论了钙缓解作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79.
在原炼油废水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接触氧化和斜板沉淀等处理工艺,提高了生物处理效果,并在接触氧化池中投加专性菌种,提高了COD和NH_3-N的去除效果,出水中COD和NH_3-N质量浓度平均为64.1 mg/L和3.9 mg/L,基本达到了中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80.
斜发沸石处理氨氮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斜发沸石为吸附剂处理氨氮废水,研究了斜发沸石粒径、反应时间、废水pH、废水氨氮初始浓度、斜发沸石用量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斜发沸石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298 K下,当斜发沸石用量为7 g/100 mL,沸石粒径小于74μm,废水氨氮初始浓度为200 mg/L,pH为7,吸附时间为3 h时,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92.71%,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在温度为298~318 K之间时,吸附等温线更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在此基础上,热力学计算发现,ΔH00、ΔG00、ΔS00,表明氨氮在斜发沸石上的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