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11篇
环境安全   122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1.
俞厚未 《四川环境》2002,21(4):45-47
本文通过对人道主义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剖析,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实质对人道主义思想精神内核的质疑,指出现代工业文明价值指针的片面所在,提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应该重新审视自然与人的关系,践行“协调”与“和谐”的人地共生论;应该重新审视自然的宽泛价值,认识“非资源”的非经济价值,从而实现文明取向和价值评判上的转型与重铸,以使可持续发展真正得以良性持续。  相似文献   
82.
The last decade progress in numericalweather prediction (NWP) modelling and studies of urbanatmospheric processes for providing meteorological data forurban air pollution forecasting is analysed on examples ofseveral European meteorological centres. Modern nested NWP models are utilising land-use databasesdown to 1 km resolution or finer, and are approaching thenecessary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esolution suitable forcity scale. The rec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of urban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the growing availabilityof high-resolution urban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datapromise further improvements of the capability of NWPmodels for this aim. A strategy to improve NWP data forthe urban air pollution forecasting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83.
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铁厂上料系统1^#转运站,1^#a转运站,2^#转运站及1^#、2^#高炉高道料仓在上料时,粉尘污染较为严重,为解决粉尘污染问题,1999年炼铁厂组织设计与施工了40m^2单室卧式3电场除尘器,工程投运后,收尘效果良好,岗位粉尘浓度与外排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4.
张大任 《四川环境》1993,12(3):66-70
作者将自然运动与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气候结合起来研究,求索洪旱灾害之谜,着重探讨了其中多种生态环境因素。由大灾后的反思,找出灾害加剧的人为原因是:人中激增、生态危机、水利失修等,提出必须加强防灾减灾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85.
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基本类别及定量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依据区域灾害系统论原理,提出了以灾害强度、灾害势、抗灾力和灾度4个状态参量描述的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状态,建议以之为基础,将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分为灾害强度区划、灾害势区划、抗灾力区划和灾度我划4个基本类别、并结合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定量方法的讨论,以实例说明了上述基本类别类别划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
北京沙尘天气与源地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介绍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沙尘源地,沙尘暴发生的条件和传输路径,分析了沙尘暴源地的气候要素特征及其对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影响,说明了北京沙尘天气发生和加剧的原因,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境外源地主要位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蒙古国境内,境内源地主要位于内蒙古和新疆,以及甘肃和青海的部分地区,沙尘天气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沙源,大风,气流辐合(垂直对流),有沙源不一定起沙,但无沙源一定不起沙,沙尘暴源地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水,影响北京的沙尘传输路径,最主要的有两条,即西路传输和北路传输,北京沙尘天气与沙尘暴源地的春季降水比较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发生次数与沙尘源区春季大气降水量有比较显的负相关关系,北京扬沙天气的发生与沙源区冬春季降水量相关关系不显,说明北京扬沙天气起因与源区降水没有明显的关系,北京扬沙天气主要受本地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Differences between scientist and policy-maker response types and times, or the “how” and “when” of action, constrain effectiv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uburbanizing watersheds. Policy-makers are often rushed to find a single policy that can be applied across an entire, homogeneous, geopolitical region, whereas scientists undertake multiyear research projects to appreciate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occurring within heterogeneous catchments. As a result, watershed management is often practiced with science and policy out of synch. Meanwhile, development pressures in suburban watersheds create changes in the social and physical fabric and pose a moving target for science and policy. Recent and anticipated advances in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urbanized catchment hydrology and pollutant transport suggest that management should become increasingly sensitive to spatial heterogeneities in watershed features, such as soil types, terrain slopes, and seasonal watertable profiles. Toward this end, policy-makers should encourage fund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hat characterizes the impacts of these watershed heterogeneities within a geopolitical zoning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相似文献   
88.
大兴安岭林区地下火形成火环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火作为森林中一种难以控制的燃烧现象,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是森林地下火的多发地区。对该地区2002年发生的地下火研究表明:丰富的近土壤层和地下可燃物是森林地下火发生的物质条件,气象条件促进了森林地下火的发生,特别是在遇到降水少、长期干旱、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和可燃物干燥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引起地下火灾。地下火有地理和时间分布特征。地表火主要发生在原始森林区域,如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都有可能发生地下火。地下火一般燃烧速度慢,持续时间长,燃烧充分,具有隐蔽性强、燃烧不连续、方向易变等特点,地下火在所有火灾中对森林危害最大,特别是对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的破坏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9.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回顾了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历程,总结了经验,介绍了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分析并评价世界各国生态现代化的水平,进而提出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这个研究报告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一一生态现代化,为此我国必须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走综合生态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0.
文章介绍了一种顶打和侧打相结合的BEL型双维振打式电除尘器,该产品将电除尘器两种主要的振打清灰技术结合,适用于老除尘器的提效改造及新除尘器的制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