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环境安全   5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丹青 《中国安防》2011,(11):87-89
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已成为世界风潮,这种"竞合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竞争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在现代,单独一个企业已很难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慢慢积累各种成功要素,为赢得竞争,企业追求核心技术的差异化;为了满足客户多样的需求,企业不再靠单打独斗搏击商海,而是通过建立战略合作协议或缔结战略联盟联合突围。  相似文献   
72.
中国工业废水治理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投入产出的思想,应用DEA模型对2008年中国工业废水治理效率进行静态评价,得出各地区当前工业废水治理效率.用Malmquist指数对中国2003-2008年工业废水治理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分别得出近几年中国工业废水治理的名义全要素生产率和实际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废水平均治理效率仅为0.630,2008年达到DEA有效的地区仅占16.7%,几乎所有地区都处在规模收益递减;2003-2008年间的中国工业废水治理名义T下P为0.922,实际TFP为0.943,即分别在此期间平均每年下降7.8%和5.7%,造成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的落后.  相似文献   
73.
《江苏劳动保护》2011,(1):36-38
1.概述 近期,化工事故多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不明,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所致。为控制风险,项目设立之初首先应进行厂址比选。而审批后的建设项目应就配套的安全设施进行工程设计。具体要求是通过总图运输设计或总体工程规划,做出布局方案,然后进行厂区总平面布置和安全设施配置,提出管理要求,确保各装置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4.
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具有推动作用,通过何种路径驱动以及是否存在城市类型异质性有待进一步理清。本文选取2004—2019年中国113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与GML指数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随后通过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优化在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及其在城市类型间的异质性。研究表明:(1)从全样本回归结果看,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系数显著为正,产业结构优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而科技创新表现为间接抑制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中,三类中介效应均不显著。(2)类型异质性检验显示,科技创新在成长型、成熟型城市中发挥了正向中介效应,在再生型城市中表现为间接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在衰退型城市中的中介效应值为正,而在再生型城市中表现为负向中介效应;产业结构优化在成长型与成熟型城市中发挥了正向中介效应。(3)对比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全样本回归时,产业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和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梯次递减,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效应占比接近80%,环境规制的...  相似文献   
75.
李刚  刘灵芝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8):2095-2112
水禽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的贡献。准确审视水禽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进规律,探讨不同阶段水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策略十分重要。基于中国水禽体系产业经济团队的调研数据和固定观测点数据,结合有关年鉴整理出水禽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GIS技术分析后得出结论:2010—2018年水禽产业时空演进特征为“东退西进,北向南移”。结合永续盘存法和索洛余值,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估算全国29个省份水禽TFP指数,比较各地区的TFP增长率和贡献率,进而分析此期间的时空演进规律,结果显示:2014年TFP增长率大幅下跌,2015年又逐渐上升,2016年以后才趋于平稳增长,概括水禽TFP增长率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先降后升的“U”型走势。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H7N9突发事件影响,水禽产业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发生了改变,主要影响因素为水电及燃料动力投入、基础设施维护及新增投入、疫苗防疫及医疗投入等,这些因素对水禽TFP增长的时空变动影响显著,进一步说明水禽技术效率有待提升,风险规避机制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76.
为提升组织行为控制的有效性,强化"三违"行为纠错效果,基于24Model定位不安全动作为"事故"事件,采用解构思维原理设定不安全动作关联要素分析路径并确定了影响模式,展开了路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构后形成的不安全动作关联要素分析路径包括7条直接原因路径和42条作用路径,涉及激活、触发、未控制3种影响模式,可实现不安全动作直接关联要素的全覆盖,适用于特定目标人员不安全动作相关因素的系统化分析与展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组织行为管理方式由"三违"行为表征约束到潜在致因控制的深层递进,可为组织制定系统化行为纠错策略、提高管理效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依据1998—2006年18个航次13个站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分析了大鹏湾表层沉积物中包括碳、氮、磷的多项生物地球化学要素多年的平均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并依据TOC/TN原子比探讨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结果表明,大鹏湾的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中各生物地球化学要素的分布变化影响不大,TOC、TN和TP含量分别为(17600±4600) mg·kg-1、(1738±446) mg·kg-1和(562±89) mg·kg-1,比珠江口和大亚湾高.9年调查期间,TOC、TC、TN和TP含量的年际变化趋势都是上升的,表明随着周边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产生的大量有机质通过小河流和地表径流排放入海,使大鹏湾中沉积物的环境逐渐恶化.TOC/TN原子比为12.4±2.5,介于海洋浮游生物源和陆生高等植物源之间,反映了大鹏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是陆源和水生2种来源的混合输入.TOC/TN原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大鹏湾接受陆源有机质与水生有机质的比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8.
电磁兼容测量结果可追溯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电波因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反射性等传播特点,往往会引起电磁兼容测量结果的不稳定甚至有较大的偏差,如果不对测量过程中的测量和试验布置、试品的工况、记录报告等要素进行可追溯性分析和控制,势必会造成测量结果的随意和不确定性.因此在电磁兼容测量实验室,非常有必要对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进行可追溯性研究、分析和控制,一是提供准确可再现的测量数据,对客户负责,二是通过可追溯性控制,再现试验和测量过程,验证测量结果,对实验室的风险进行预见和预防.本文主要立求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畅述和分析在电磁兼容测量实验室如何建立可追溯性的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79.
长江河口硅和磷生源要素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根据近年来长江河口区域内大通水文站的记录和近期在长江入海河口区上海段多个采样点的生源要素质量浓度实测数据,比较水中可溶性硅酸盐和磷酸盐的质量浓度,分析在长江入海河口区水中硅和磷元素含量的主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水中的硅酸盐和磷酸盐从长江入海河口进入大海的过程中,其质量浓度有降低的趋势,它们在长江入海河口的多年的质量浓度变化趋势是相反的.长江入海河口区域上游的磷酸盐质量浓度升高幅度较大,而硅酸盐变化不大,硅酸盐、磷酸盐质量浓度在长江河口区进入海洋的过程中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80.
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形态,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这项研究明确了区域空间发展"点-区-群"过程中,城镇综合竞争力、空间联系强度、要素区际流动在都市圈内核体系的关键性作用,通过都市圈的综合对比,为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适应都市圈提质增效的新要求提供新的借鉴.通过结合城镇综合竞争力模型、改进的空间联系模型、要素流强度模型等方法集成,分析2016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长沙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在城镇综合竞争力、空间结构、城镇职能分工体系3个维度的对比差异.结果表明:(1)综合竞争力研究显示,各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性,长沙都市圈呈东西轴带发展,武汉都市圈的中心-外围城镇差异显著,南昌都市圈缺乏强引领能力的高值发展中心;(2)长沙都市圈形成中心-外围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形态,武汉都市圈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形态,南昌都市圈呈现出昌九"双星"式空间结构形态,都市圈在中心城市指向性、空间结构形态的显著差异,与城镇扩张政策、城镇发展差距及现代交通运输线路的网络化等因素相关联;(3)长沙都市圈内部城镇的要素配置层次分明,具有完善的要素流职能分工体系,武汉都市圈的交通流与经济流位序匹配程度较差,南昌都市圈缺乏完善的经济流、交通流职能分工体系;(4)在讨论分析中为各都市圈指出了完善资源共享和要素传递通道,优化城镇分工协作机制,促进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发展等针对性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