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环境安全   5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01.
电磁兼容测量结果可追溯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电波因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反射性等传播特点,往往会引起电磁兼容测量结果的不稳定甚至有较大的偏差,如果不对测量过程中的测量和试验布置、试品的工况、记录报告等要素进行可追溯性分析和控制,势必会造成测量结果的随意和不确定性.因此在电磁兼容测量实验室,非常有必要对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进行可追溯性研究、分析和控制,一是提供准确可再现的测量数据,对客户负责,二是通过可追溯性控制,再现试验和测量过程,验证测量结果,对实验室的风险进行预见和预防.本文主要立求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畅述和分析在电磁兼容测量实验室如何建立可追溯性的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02.
长江河口硅和磷生源要素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根据近年来长江河口区域内大通水文站的记录和近期在长江入海河口区上海段多个采样点的生源要素质量浓度实测数据,比较水中可溶性硅酸盐和磷酸盐的质量浓度,分析在长江入海河口区水中硅和磷元素含量的主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水中的硅酸盐和磷酸盐从长江入海河口进入大海的过程中,其质量浓度有降低的趋势,它们在长江入海河口的多年的质量浓度变化趋势是相反的.长江入海河口区域上游的磷酸盐质量浓度升高幅度较大,而硅酸盐变化不大,硅酸盐、磷酸盐质量浓度在长江河口区进入海洋的过程中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03.
基于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石化企业数据,采用广义精确匹配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从微观层面实证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石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第一,处在公告阶段(2011~2012年)和交易阶段(2013~2020年)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分别会提高和降低石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碳交易提高了石化企业融资难度且并未激发技术创新效应,但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三,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石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是短期的,因此中国碳市场从长期看有助于实现石化企业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4.
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是解决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扩大及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的困境,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该研究从要素错配的新视角,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理论上,构建了描述资源型城市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型,考察了要素错配对城市产出效率、环境效率及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实证方面,基于2005—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改进后的方向距离函数(DDF),分别从劳动、资本、能源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五个维度对全国114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效率加以测算,进而检验了要素错配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确切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配置过度还是配置不足,要素错配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效率均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劳动错配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在处理内生性问题、更换分析样本、替换被解释变量和改变回归方法后,研究结论依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在产出增长、能源消耗和环境友好三个方向上将转型效率进一步分解,研究发现各要素错配均会阻碍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提升,但是不同于劳动错配和能源错配,资本错配对产出效率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按资源型城市所处的不同地理区域进行分类,研究发现要素错配对转型效率的影响会因地理区域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该研究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问题,从国家、城市和产业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并强调要注重提高劳动要素的配置效率。该研究不仅能够为解释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转型困境提供一个新思路,而且为新时期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制定和政策调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5.
106.
以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并以2001~2015年PM2.5年度均值作为衡量霾污染的指标,构建了全要素能源效率对中国霾污染影响的空间杜宾模型.研究表明:中国绝大部分省市的霾污染演变趋势具有倒"U"的特点,这说明中国的霾污染在2001~2015年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总体变化趋势;无论是采用地理相邻权重还是经济权重,中国省际间的霾污染均存在显著空间集聚效应,这揭示霾污染的治理与控制需要地区间建立恰当的合作机制,避免出现"损人利己"现象;在对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控制的基础上,全要素能源效率对霾污染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不仅会显著降低本地区的霾污染水平,还将对周边地区的霾污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分解方程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霾污染的负向效应显著,并且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大于技术效率,但两者的间接效应均显著大于直接效应,这揭示了技术扩散对霾污染具有重要的潜在促降效应.因此,在治理霾污染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和开发新能源技术以发挥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减霾效果,以及通过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技术扩散效应在霾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排污权交易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权交易必然会对企业的会计要素产生影响,有必要对企业排污权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2003年5月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对参与政府城少温室效应计划的企业提出了相应的会计建议。本文就其中具体会计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我国排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建议。排污权在会计中涉及到三张报表的有关项目,应在报表中明确列示排污权资产、负债和收人费用,以及排污权交易引起的现金流量,在附注中详细说明排污权交易的有关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108.
该保护区位于沧州市东北部,东临渤海,占地面积16000公顷,是一个由草甸、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的湿地系统。地貌复杂,蕴含丰富,人为干扰少,保持了较原始的自然状态。2002年5月,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自然保护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9.
地质环境要素的层次分析方法--以辽宁省下辽河平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质环境的研究中关于地质环境分析方法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需要探索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本文以辽宁省下辽河平原的地质环境分析为例,提出了地质环境要素的层次分析方法并总结出前第四纪地质环境背景分析。第四纪地质环境的演化分析,全新世和古代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分析,现代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等四个方面的分析要点和步骤,并总结出该地区地质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0.
农村土地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志  王蓉 《环境保护》2007,2(1):43-46
农村环境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土地污染问题,环境污染要素的主要影响最终都将归于土地.然而,我国目前关于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尚待完善,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关于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污染防治单独立法,并在农村土地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土壤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农业清洁生产制度、土壤的整治与补救制度、土壤保护预警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7个方面,对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