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1131篇
环境安全   38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张堃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8):2981-2989
以德国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测序,研究2个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利用PICRUSt软件对其功能进行推演.结果表明,冬季,污水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内温度20℃,进水COD 712mg/L时,出水可获得52%的COD平均去除率,产气率为122L/kgCOD;固体废物厌氧反应器(PSD)内温度37℃,反应器内COD 3007mg/L时,可获得374L/kgVSS的产气率.2个反应器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组成,对细菌,Synerigistaceae科的相对丰度最高(AnMBR:24.0%±10.0%;PSD:11.0%±3.1%);对古菌,Methanobacteriaceae科的相对丰度最高(AnMBR:0.6%±0.3%;PSD:13.8%±1.8%);2个反应器的功能基因组成也相似,产甲烷都以H2还原CO2的通路为主.PSD反应器中H2还原CO2通路相关基因、F420合成相关基因、辅酶M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丰度都高于AnMBR反应器.  相似文献   
992.
不同类型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林宏  刘庆梅  曾刘毅  刘丹 《环境工程》2016,34(3):112-115
根据厌氧、好氧以及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各自特点,结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开展了厌氧(R3-I)-准好氧(R3-II)联合生物反应器与厌氧(R1)、准好氧(R2)生物反应器的室内模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厌氧单元(R1、R3-I)累积沉降量与时间成对数关系,而准好氧单元(R2、R3-II)的累积沉降量与时间成线性关系;联合生物反应器中的厌氧单元未出现酸累积现象;联合反应器中各单元对COD的降解趋势与准好氧生物反应器高度一致,在第350天,R3-II渗滤液COD降至7.67 g/L;联合生物反应器对以UV254表征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厌氧生物反应器和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能够有效抑制氨氮的积累,使体系内的氨氮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N共掺杂TiO_2膜电极(Fe,N-TiO_2/Ti),并设计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对电极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煅烧温度Fe掺杂量N掺杂量;最优制备条件为:煅烧温度550℃,Fe掺杂量0.3%(质量分数),N掺杂量0.3%(质量分数);共掺杂电极光催化活性优于单掺杂和未掺杂电极.紫外-可见漫反射和光电性能测试表明,催化剂有可见光响应;XRD表征结果表明,Fe、N共掺杂细化了晶粒,有效抑制了金红石相的形成,其晶型为锐钛矿型,粒径为11.48 nm.利用Fe,N-TiO_2/Ti与Cu阴极组装成斜置双极液膜反应器,可见光激发光催化降解苋菜红,考察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最佳条件为:初始pH 2.50,废水流量5.1 L·h~(-1),在此条件下处理20mg·L~(-1)苋菜红80 min,脱色率达到91.6%.电极重复使用10次,每次60 min,脱色率下降了12.99%,说明电极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4.
二沉池作为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单元其优化运行尤为重要,实际中往往缺乏对二沉池的深入认识而导致在运行中经常发生污泥沉降性能变差的情况,基于上述问题探讨了表征污泥沉降性能的经验表征参数污泥容积指数SVI的不足,提出了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内污泥沉降比SV的概念,同时基于固体通量理论和物料守恒建立了二沉池的数学模型,采用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Lab VIEW)对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泥位层高度和回流污泥浓度进行了动态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泥浓度较低(MLSS4.0 g/L)时,SV_(30)和MLSS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可采用经验SVI值来判断污水厂的污泥沉降性能,但污泥浓度升高时(MLSS4.0 g/L)SV_(30)和MLSS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生改变,采用经验SVI值衡量污泥的沉降性能会带来较大误差;所开发的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二沉池运行工况并预测未来二沉池泥位的变化趋势,同时指导操作人员动态地改变回流比值,既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膨胀带来的污泥流失风险,又能为污水厂的优化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5.
四氢呋喃是1种难生物降解、具有生物抑制性的杂环有机物,四氢呋喃废水属难处理的化工废水之一。采用铁炭微电解和Fenton催化氧化相结合的预处理工艺可以对四氢呋喃成分进行破坏和分解实验,从而降低生物抑制性并改善可生化性,为后续厌氧处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原水直接经微电解后,COD去除率稳定在30%左右;原水经微电解+Fenton(COD去除率50%)后,厌氧处理阶段COD去除率可达80%左右。实际工程中,Fenton的COD去除率建议控制在20%~30%。  相似文献   
996.
在SCR脱硝系统中,流场均匀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冷态试验模拟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通过加设导流板对流场进行优化,从而为SCR工程设计提供最优流场建议。本文对多个SCR工程的现场安装和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监测出口NOx浓度和氨逃逸率,观察催化剂磨损情况和导流板积灰、变形现象,从多角度考察导流板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997.
好氧-厌氧污泥耦合白腐真菌单元对焦化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腐真菌因能分泌胞外木质素降解酶降解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而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其研究常采用白腐真菌直接处理废水,很少关注常规生物法耦合白腐真菌的处理方式.基于此,分别采用白腐真菌和好氧-厌氧污泥耦合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处理焦化废水以考察后者的可行性.在好氧-厌氧污泥耦合P.chrysosporium的处理中,仅采用3 d的处理时间,好氧-厌氧污泥可将6097 mg·L~(-1)的COD和351 mg·L~(-1)的氨氮分别降至1634~1684 mg·L~(-1)和102~117 mg·L~(-1);进而固定化P.chrysosporium将COD和氨氮再次分别降至1322~1372 mg·L~(-1)和16~62 mg·L~(-1).最终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77%~78%和82%~95%,这表明:好氧-厌氧污泥耦合P.chrysosporium处理焦化废水可在更短的处理周期完成比直接采用白腐真菌处理更好的处理效果,此思路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采用UASB反应器-兼氧池-鼓风式氧化沟-混凝沉淀池工艺处理D-异抗坏血酸钠生产废水的工程实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好.处理出水COD≤150 mg/L、BOD_5≤30 mg/L、SS≤150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幂指数方程法建立了转盘液膜光电催化法降解罗丹明B(RhB)废水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该反应动力学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在考察的影响因素中,外加偏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催化剂用量次之,其次是RhB初始浓度,转盘转速和光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00.
对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餐饮废水的中水回用工程实例进行介绍,并对其调试和运行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出水BOD5、NH3-N、浊度、pH等指标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规定的要求,可以回用作超市冲厕水;同时,该工艺对COD、TN、油类污染物、TP、SS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技术经济分析表明,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后可以节约费用为8.94万元/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