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2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工业技术   24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文章阐述了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介绍了OTP认证技术的原理,分析了S/Key一次性口令系统的局限性.利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对现有的OTP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ECC的双向认证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案,该方案在安全性、运算速度和存储空间方面相对其它身份认证方案具有更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82.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旨在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服务。在分析云存储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云存储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云存储的安全性问题是制约云存储发展的首要问题,针对非法访问、数据泄漏、数据存取故障等安全问题提出了挑战-应答式的云存储身份认证、基于用户与密钥关联的加密存储、数据恢复等多项安全解决方案,能够避免传统身份认证口令被攻击的风险,使用户可以选择加密算法使用密钥进行数据加密,以及透明地为用户提供快速且与存取并行的数据恢复。  相似文献   
83.
网络钓鱼是在线身份窃取的一种。近年来,网络钓鱼成为了在线身份窃取的主流。要防止网络钓鱼,最重要的是让用户能够识别网站的真伪。本文提出了一种让用户能够有效地识别网站真伪的技术:当用户需要辨别网站真伪时,先输入一个私数,上传到服务器;然后,服务器返回一组与此私数相关的特有的防钓码,用户看到这组防钓码,便知网站真假。由于防钓码因由户给出的私数而异,钓鱼者很难伪造,运用此法可有效的防范钓鱼网站。  相似文献   
84.
本文在分析在线身份泄露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身份认证协议及其系统方案。首先,通过引入一个自主的智能输入设备,令所有用户信息的输入与变换处理均在该设备上封闭性完成,从而保证用户输入的原始账号与口令等信息不会泄露;其次,以用户欲访问网站提供的秘密数据为参数,对用户的原始账号与口令进行变换处理,得到因网站秘密数据而异的用户注册或登录该网站的提交账号与口令。这样,即使注册到某个网站的账号口令泄露,也不会影响到到其它网站的身份信息安全;同时用户再无须为了安全而记忆大量账号与口令。最后再将提交账号与口令进行不低于服务安全要求的加密后上传到服务器。运用本方案,可望很大程度上解决在线身份信息泄露问题。  相似文献   
85.
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银行身份认证系统,分为银行客户认证系统和银行内控认证系统,从银行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两个角度保障银行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86.
基于认证协议的Web单点登录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红  樊中奎 《计算机工程》2010,36(13):146-148
针对Kerberos认证协议Web环境中进行单点登录存在的安全隐患,基于Schnorr协议的挑战/响应方式,结合Secure Cookies、HttpSession解决Web环境下HTTP协议的无状态性及服务器间的安全会话。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性能稳健,响应速度快,防攻击力强,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基于有限计算端的双向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静  许勇 《计算机工程》2010,36(2):137-140
身份认证和密钥交换技术是保证无线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非接触式智能卡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有限计算能力的相互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证明该协议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协议可有效抵抗重放攻击、中间人攻击和交错攻击,计算量较小,实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8.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are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IT-based business, with some services already being provided commercially such as Facebook, Cyworld and Xiaonei. However, it is not yet clear which potential audience groups will be key social network service participants. Moreover, the process showing how an individual actually decides to start using a social network service may be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current web-based community services. Hence, the aims of this paper are twofold. First, we empirically examine how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ffect actual user acceptance of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To examine thes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we apply 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o construct an amended model that focuses on thre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ocial identity, altruism and telepresence, and one perceived construct: the perceived encouragement, imported from psychology-based research. Next, we examine if the users’ perception to see a target social network service as human relationship-oriented service or as a task-oriented service could be a moderator between perceived constructs and actual use. As a result, we discover that the perceived encouragement and perceived orientation are significant constructs that affect actual use of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相似文献   
89.
校园网是一个业务繁杂,用户使用频率高,控制权限划分非常严格的信息数字化平台,数字证书和LDAP协议的使用为校园网各系统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为用户登录提供了便利,同时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0.
A sense of ‘we‐ness’– enacted through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culture – is both crucial in online, remote contexts, and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develop in such settings. Using Wittgenstein's concept of language games, we examine how participants of two online forums construct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culture through their discursive practices. We suggest a strong perform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tion of language games, i.e. members of a community produce a sense of we‐ness through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language game while also defining their expected behaviours and actions. We illustrate how the notion of language games offers an approach for researching and analysing the emergence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online foru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