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60篇
工业技术   10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岩性油藏砂体规模小、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复杂等特点造成了砂体间的连通关系复杂,砂体展布特征不明显。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不同相带区别对待"的单油层对比方法确定井间砂体连通关系,研究"对、拆、统、验"四步法,提高了高邮凹陷黄珏油田戴南组砂体连通性研究的准确度,为岩性油藏的油田注采层系调整、流线场调整等措施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2.
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硅化碎屑岩以粒间石英晶体孔隙式充填、强烈石英次生加大为特征,局部地区甚至发生低变质作用,表现为变余砂状结构,这在国内外含油气盆地中是极为少见的。运用地震、测井、岩石学和单颗粒锆石U-Pb测年等技术手段,揭示了硅质碎屑岩的地质特征,首次通过锆石测年证实了莱州湾凹陷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存在火山活动。硅质热流体活动证据主要体现在硅质脉体发育,呈多期充注特征,石英颗粒次生加大强烈,岩石甚至出现变余砂状结构;粒间粘土几乎全部热蚀变为黑云母和白云母,并可见“帚状”正在生长的云母类矿物;岩石中发育大量集块状和集簇无序状黄铁矿,不同产状的黄铁矿为多期次热液成因;热场发射扫描电镜下识别出黄铁矿-重晶石-独居石-方铅矿-金红石-硬石膏热液矿物组合。深部硅质热流体进入储层,碎屑石英颗粒产生强烈次生加大,加大石英和硅质沉淀完全充填粒间孔隙,对储层起破坏性作用,但硅化作用大大增强了地层的脆性,在后期构造运动作用下产生大量断裂和微裂缝网络。另外,热液流体溶蚀了储层中的长石类矿物,产生大量长石粒内溶蚀孔和铸模孔,在裂缝沟通下形成了孔隙-裂缝型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93.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位于全球规模最大的重油富集区,地质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大。但是,由于该区主要产油层段是以砂质辫状河类型为主的河流相沉积,具有平面相变快、纵向上砂体叠置的特点,储层内部非均质性强,严重制约了后续的产量接替和开发方案实施。为此,以M区块Oficina组下部为例,根据岩心、测井、地震响应等特征,共识别和划分出复合心滩坝、辫状河道沉积、废弃河道沉积、残余洪泛泥岩沉积四种主要成因单元;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提取地层切片,分析成因单元的演化过程;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控制地质建模的概率体,以水平井和直井识别结果为硬数据,建立由成因与演化信息约束的地质模型。将该模型用于开发井设计,使水平井油层钻遇率提高至95%以上,表明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
西湖凹陷中部西斜坡地区超压成因机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侯志强  张书平  李军  赵靖舟  刘云  田连辉  仲晓  陈梦娜  徐泽阳 《石油学报》2019,40(9):1059-1068,1124
沉积盆地超压成因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关于超压主要成因的认识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往一些被普遍认为属于典型不均衡压实成因的超压已被部分或完全否定,生烃作用作为超压成因的普遍性得到愈来愈多的证实。西湖凹陷多个构造带的不同层位均发育超压,目前认为超压的形成仍然离不开不均衡压实(欠压实作用)的贡献。根据异常压力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和异常压力产生的地质、地球物理效应两方面因素,利用测井曲线组合分析法、鲍尔斯法(加载-卸载曲线法)、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法、孔隙度对比法、压力计算反推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系统解剖分析了西湖凹陷中部西斜坡地区平湖组不同岩性异常压力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部西斜坡泥岩中烃源岩超压主要为自源生烃增压,非烃源岩超压为邻源压力传导成因。储层中至少存在常压-超压型和常压-超压-常压型两种压力结构类型,异常压力自南向北顶界面逐渐变深,主要为油气在生烃增压驱动下向储层运移过程中的压力传导所致。  相似文献   
95.
Aiming to investigate the coal metamorphic degree dependences of both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nt of CBM and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CBM, the therm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adop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content of CBM shows a unimod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elevated coal metamorphic degree. The CBM in high-rank coal-bed mainly falls into the category of thermogenic CBM. The thermogenic CBM is generated after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oal metamorphism.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 of thermogenic CBM is the dominant factor deter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 of CBM and coal metamorphism degree. Both the amount of thermogenic CBM and the content of CBM increase with the coal metamorphism degree with Ro max ≤ 3.5%; however, the opposite trend is found for Ro max ≥ 3.5%.  相似文献   
96.
王婧  靳杨  王辉 《中国锰业》2020,(1):36-38,52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东昆仑构造带的南东段,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出露地层主要为上泥盆统牦牛山组(D 3 m),有近东西向及北东-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矿体产于构造蚀变带中,含矿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成矿类型属热液型。近东西向的F3各玛龙断裂通过处、岩体侵入接触部位的节理、裂隙间是赋矿最有利的空间,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桂西北地处“滇黔桂金三角”东南部,三叠系地层出露范围广,沉积厚度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于该系地层中已发现超微细粒金矿床(点)近40个,是桂西北主要产金地层。本文通过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及综合分析,结合工作经验,尝试厘清本区超微细粒金矿床基本成因并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8.
湘西地区有较多的方解石矿床分布,大坪方解石矿体(层)呈脉状产出,方解石以断裂裂隙填充方式富集,为地下热液型矿床。本文详细阐述了大坪方解石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分析了矿床成因(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并对热液成因矿床的观点进行阐述,希望可作为本区或类似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
广西南丹地区的锡多金属矿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超大型金属矿田之一,主要以产锡为主,还包括铜、锌、铅、锑、银等其他有色金属,还含有镓、铟等稀有金属。目前,较多的研究学者深入性的研究矿床的成因,并根据成因预测成矿远景,从而为我国挖掘出更多的有色金属,满足国家资源需求,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本文围绕金属矿床成因及成矿远景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有色金属的开发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0.
桃源铜矿位于江南地体与华夏地体碰撞对接带的萍乡-广丰构造混杂岩带北侧的白石山次级地体中,成因类型为受火山机构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铜矿。矿区矿化类型多样,有受火山机构控制的层状铜矿化和受放射状构造裂隙控制的构造破碎带型铜矿化,蚀变类型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重晶石化、辉铜矿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及近地表的氧化铜蓝。文章通过查阅区内以往地质成果资料,并试图以这些资料为基础,总结了桃源铜矿床地质特征,并就其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同时指出了几点找矿标志,旨在为区内地质找矿提供某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