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4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热工建筑分区中 ,属于温和地区的仅有云南省 ,在这块独特的土地上如何发展建筑节能技术 ?本文从昆明商住小区的发展现状出发 ,指出应重视从传统少数民族民居和原生建筑中 ,汲取建筑节能技术的精华 ,使之与现代建筑科学相结合 ,从而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72.
选取徽州古民居木构架的典型榫卯节点,确定模型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别模拟节点处没有施加"关键"和"雀替"、节点处只施加"关键"、节点处只施加"雀替"、节点处"关键"与"雀替"同时施加四种情况下榫卯节点处的受力情况,综合对比"关键"和"雀替"对木构架榫卯节点的受力特征,总结了"关键"和"雀替"对木构架节点受力带来的有利影响。研究表明:施加"关键"和"雀替"后,使构件的变形减小,受力得到改善,提高了节点的受力性能,增强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73.
张恒  李俐 《重庆建筑》2007,(8):53-56
本文从泉州民居多元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分析泉州民居中呈现的几种文化构成——本土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探讨具有强烈地域性特征的泉州民居的文化整合根源,给国际建筑思潮影响下的当代新地域性建筑的生存与发展以启迪。  相似文献   
74.
李茹冰  陈建红 《华中建筑》2007,25(11):122-125
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球川古镇,具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及深厚独特的人文背景.该文通过调查及测绘,在总揽球川镇概况和总体建筑特色的基础上,以古镇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院落空间特征、建筑艺术格调、地域性建构特点三方面的分析以及典型院落空间赏析,展示球川古镇民居建筑魅力和地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75.
王少伶  隋杰礼 《工业建筑》2013,43(1):153-155
以山东省三所有代表性的庄园式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防卫模式做了比较分析。目的是通过研究,发现传统民居中特有的防御形式,填补传统民居研究的空白,希望对目前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6.
In 1898 the council of the City of Sydney built the Queen Victoria Building, immediately adjacent to the City's town hall, to house the City's produce markets and associated offices and some streetfront shops.  相似文献   
77.
Most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have been shifting to an information economy. Theireconomic structure is dominated by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processing and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Similar changes are taking place in the workforce, with a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employed in information-based occupations (OECD 1981).  相似文献   
78.
王名哲 《电子测试》2013,(20):287-288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民居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现代信息条件下的苏北民居的规划不科学、不合理,既侵食了大量的农地,也破坏了农村环境、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是最主要的问题。其原因笔者从思想认识方面、制度方面和经济方面进行分析。对于信息时代化下的苏北民居改造路径,笔者认为有三条路径:一是由政府规划,政府出资建房,然后以成本价卖给农民。二是配套设施。三是将节约下来的土地统一规划经营。  相似文献   
79.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形态,地域文化特征鲜明,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州古民居的内部空间和结构格局体现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观念形态。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文化品格,造就了古民居内部装饰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0.
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徽州古民居,在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室内仍然能够保持较舒适的物理环境,基本上能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根据对徽州古民居室内物理环境的调查、实测结果,从古村落规划、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构造等方面对徽州古民居所采用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