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9篇
  免费   940篇
  国内免费   669篇
工业技术   856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612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ransmission pricing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in the discussions about the deregulated electricity markets.Consequently,open access to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basic topics to allow competition among participants in the energy market.Transmission cost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relative competition among participants in the energy market as well as on short-and long-term economic efficiencies of the whole electricity industry,although they represent only close to 10% of the energy market price.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esign and tests of a transmission pricing method based on the optimal circuit prices derived from the economically adapted network(EAN).Prices derived from the EAN have the advantage of being in tune with the maximum revenue allowed to the owner of transmission assets and simplifying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transmission costs among participants.Beginning from the conceptual design,the proposed method is tested on a three-bus network and on the IEEE 24-bus reliability test system.  相似文献   
52.
针对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中,由于初始种群是随机产生不能很好地表征整个解空间,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该方法根据机器人效用函数值来确定个体基因,从而产生初始种群,并引进分层遗传算法来实现具有不同最优基因的群体分开演化。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遗传算法有更高的寻优效率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53.
为了满足下一代网络在覆盖范围、部署成本以及容量方面的挑战,移动边缘计算(MEC)通常需要借助中继节点的辅助来完成计算密集型和延迟敏感型的任务。首先介绍了基于中继辅助MEC系统的基本架构,之后从任务卸载、资源分配和中继节点选择三方面对基于中继辅助MEC系统最新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更进一步,针对现有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后续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为分析和探究黄河流域用水结构的变化特征,科学支撑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了用水结构生态位及其熵值模型,分析了流域及流域内主要省区用水结构演变趋势和特征,并与发达国家用水特征作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农业用水生态位(0.7~0.78)最大但呈现波动减少趋势,工业用水生态位(0.12~0.15)次之且变化趋势为波动且有所下降,生活用水生态位(0.06~0.08)与城镇公共及生态用水生态位(0.03~0.09)相对较少但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各省区的生态位熵值差异较大,表明流域及各省区间用水结构差异较大。统计年间宁夏、内蒙古及山东的农业用水占有率高于全流域,陕西、山西、河南及甘肃的工业用水占有率高于全流域,各省区城镇公共及生态用水的占有率变化剧烈,陕西、山西及河南的生活用水占有率高于全流域。相较于黄河流域,美国的工业用水(0.42~0.52)在用水结构中的优势更加突出,农业用水(0.31~0.44)相对处于劣势地位;两个区域生活用水在用水结构中的地位相对其他的用水类型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55.
引入无概率分布的区间数表示不确定性影响范围,选取经济效益、供需水效率和COD排放量分别构建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优化函数,构建了玉环市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规划(IFMOP)水资源配置模型,并计算了不确定性解集。结果表明:IFMOP配置计算成果可实现玉环市区域水量水质协调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均衡发展;在75%来水保证率下各行业配置总水量不确定性范围为14 375万~15 154万m3。IFMOP水资源配置模型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能够全面使用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水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水资源在各行业配置过程中的动态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56.
利用考虑多维产出的零和收益-数据包络分析(ZSG-DEA)模型测算2000—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省)在水资源污染排放总量固定下的污染综合分配效率及生产、生活与生态3个维度的产出效率,并基于效率最大化原则对2017年各省污染排放额度进行调整。结果表明:31个省污染综合分配效率的平均值由2000年的0.322上升至2017年的0.364,生产维度产出效率是拉动污染综合分配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2000—2017年31个省污染综合分配效率的平均值为0.341,生态产出过量与生活维度产出不足导致污染综合分配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污染综合分配效率、生态维度产出效率与生活维度产出效率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小,而生产维度产出效率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污染综合分配效率分布由大到小为东部、西部、中部,生产维度产出效率分布由大到小为东部、中部、西部,生态维度产出效率分布由大到小为西部、中部、东部,生活维度产出效率分布由大到小为西部、东部、中部;各省污染排放调整额度与污染综合分配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北京、天津、上海、浙江、青海与西藏等20个效率较高的省可增加污染排放额度,河北、安徽、河南、江西与湖北等11个效率较低的省需降低污染排放额度。  相似文献   
57.
就如何实现多机器人网络中各独立任务资源的公平分配及其服务质量最优化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增益控制参数的模糊控制,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并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实现各项独立任务所需资源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58.
路径分配是NoC设计流程中的两个关键步骤之一;路径分配的结果对NoC系统的性能尤其是通讯延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多约束条件下的NoC路径分配问题是NP完全问题,要求出其最优解比较困难,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启发式算法求得其较优解;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云自适应遗传算法的NoC路径分配解决方案,该算法利用云模型对传统遗传算法加以改进,采取新的方法自动调整遗传算法过程中的交叉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将适应度与云模型的3个参数Ex、En、He相互结合,从而达到优化遗传算法的目的;将此算法应用于2D-Mesh拓扑结构的NoC中,以平衡链路负载和联合优化为实验目标,以优化静态通讯分配结果;实验证明,文章所采取的算法在平衡链路负载和联合优化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Non-volatile memories are good candidates for DRAM replacement as main memory in embedded systems and they have many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Nevertheless, the disadvantages of non-volatile memory co-exist with its advantages. First, the lifetime of some of the non-volatile memories is limited by the number of erase operations. Second, read and write operations have asymmetric speed or power consumption in non-volatile memo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mbedded systems using non-volatile memory as main memory. We propose register allocation technique with re-computation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store instructions. When non-volatile memory is applied as the main memory, reducing store instructions will reduce write activities on non-volatile memory. To re-compute the spills effectively during register allocation, a novel potential spill selec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During this process, live range splitting is utilized to split certain long live ranges such that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be assigned into registers. In addition, techniques for re-computation overhead reduction is proposed on systems with multiple functional units. With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lifetime of non-volatile memory is extended according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can efficien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store instructions on systems with non-volatile memory by 33% on average.  相似文献   
60.
研究战术的网络业务流问题。针对传统的网络退避算法由于网络信道访问频率过大,容易造成节点缓存队列拥塞等问题,特别是退避算法中的参数选择问题严重影响网络性能传输。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退避算法应用于战术网络业务流中。改进的算法首先为结点引入适当的竞争系数,使得对于信道的访问可以根据当前网络的突发状态合理分派,同时根据网络状态和冲突节点发生情况,对竞争窗口大小分别采用线性和多重下降等方式进行动态调整,有效地改善网络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退避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有效降低了网络信道访问冲突发生概率,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