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6篇
工业技术   11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运用带权策略树建模方法,给出一种蠕虫智能扩散模型,描述蠕虫智能扩散的本质特征和执行过程,解决一般蠕虫不能感知目标环境及其改变,从而不能选择有效的扩散策略问题。针对该模型提出基于堆遍历的蠕虫智能扩散算法。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灵活描述和实现较为普遍的扩散,具有较高的扩散效率。  相似文献   
52.
为能有效检测本地网中的已知蠕虫和未知蠕虫,设计了一个分布式蠕虫检测系统.探讨了系统的部署策略和结构,并详细描述了系统检测算法的设计过程.检测算法分为可疑主机检测和感染主机检测两个阶段,前者通过监控主机的网络连接异常发现可疑主机,后者采用误用检测和关联分析判断可疑主机是否为感染主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李强  向阳 《软件学报》2010,21(4):802-815
在大规模网络蠕虫爆发时获取蠕虫的传播路径,可以提高网络的抗打击能力.现有的推测蠕虫传播路径方法只能运行于离线方式且准确率较低.提出了使用滑动检测窗口推测网络蠕虫传播路径的在线聚积算法,可快速获取网络蠕虫的传播源和初期传播路径.解决了传播路径选择冲突和相邻推测阶段传播路径合并等问题.分析了算法的准确率和运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线聚积算法在蠕虫爆发初期即可检测出感染边,聚积算法具有90%以上的准确率,所需路径推测时间只有同类工作的1%.  相似文献   
54.
汪洁  王建新  陈建二 《软件学报》2010,21(10):2599-2609
快速而准确地提取蠕虫特征对于有效防御多态蠕虫的传播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的特征产生方法在噪音干扰下无法产生正确的蠕虫特征.提出基于彩色编码的特征自动提取算法CCSF(color coding signature finding)来解决有噪音干扰情况下的多态蠕虫特征提取问题.CCSF算法将可疑池中的n条序列分成m组,然后运用彩色编码对每组序列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对每组提取出来的特征集合进行过滤筛选,最终产生正确的蠕虫特征.采用多类蠕虫对CCSF算法进行测试,并与其他蠕虫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CSF算法能够在有噪音干扰的条件下准确地提取出多态蠕虫的特征,该特征不包含碎片,易于应用到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中对多态蠕虫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5.
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蠕虫的特征行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蠕虫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借助仿真实验来研究蠕虫的方法的优势所在;然后通过对仿真环境的构造的分析和对仿真动力来源的介绍,详细阐述了蠕虫仿真的基本过程;最后给出面向对象的网络蠕虫仿真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6.
蠕虫病毒发展迅速,现在的蠕虫病毒融入了黑客、木马等功能,还能阻止安全软件的运行,危害越来越大。本文介绍了蠕虫病毒的定义,特点,结构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功能,最后介绍了蠕虫病毒的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57.
徐翔 《计算机安全》2010,(11):89-92
随着各个高校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与投入使用,其网络安全的防范机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技术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在介绍了网络安全现状及各种网络安全防范机制,如防火墙技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蠕虫检测与主机隔离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蠕虫检测隔离与防火墙协同工作的系统,该系统能阻止外网和内网的各种网络不安全因素,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高校经管类实验室正常的网络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58.
P2P应用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P2P蠕虫是目前P2P应用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内容包括P2P蠕虫的特点、分类、传播模型、流量模型及其防御机制,并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9.
佟晓筠  王翥  赵章泉 《计算机工程》2011,37(20):139-141
现有蠕虫检测系统的误报率较高。为此,提出未知蠕虫自动检测技术。利用多维蠕虫异常检测方法发现未知蠕虫,使用跳跃式多特征串提取方法得到未知蠕虫的特征串集合,并生成相应的特征检测规则,实现未知蠕虫的自动检测。实验结果证明,该技术能够成功发现新型蠕虫,具有较高的蠕虫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60.
网络蠕虫攻击由于危害大、攻击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而成为因特网危害最大的攻击方式之一.如何有效地检测网络蠕虫攻击是当前网络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网络蠕虫攻击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根据蠕虫爆发时产生的典型网络行为来检测未知蠕虫的方法.该算法通过分别学习正常主机和受感染主机的网络行为建立相应的标准分类模糊子集,然后利用模糊模式识别法判定待测主机是否感染蠕虫.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未知扫描类蠕虫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