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4篇
工业技术   224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聚苯胺@粉煤灰漂珠复合材料的导电及介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具有良好电流变性能的分散相粒子,利用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修饰粉煤灰漂珠(FAFB),将聚苯胺(PAn)以化学键的方式偶联在修饰后的FAFB(mod-FAFB)表面,形成以mod-FAFB为核、PAn为壳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采用FTIR、SEM、数字式四探针以及LCR介电谱仪对PAn@mod-FAFB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讨论了不同mod-FAFB含量对PAn@mod-FAFB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化学键接枝聚合的PAn@mod-FAFB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电导率相对较高,且随mod-FAFB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较低交变电场频率(100~2 000kHz)下其相对介电常数较大,且随mod-FAFB含量的增多,PAn@mod-FAFB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明显减小;PAn@mod-FAFB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相对较小,随mod-FAFB含量的增多而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8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苯胺在金属腐蚀防护领域的研究状况。介绍了聚苯胺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防腐机理。提出了聚苯胺防腐涂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3.
通过电化学恒电流法,采用苯胺-硫酸电解液在钢片表面合成聚苯胺膜,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研究掺杂稀土铈对电化学合成聚苯胺膜在金属基底上的耐蚀性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铈的掺杂使聚苯胺膜的微观形貌由不规则团块状转变为小薄片正六边形形貌;掺杂稀土铈改性后的聚苯胺膜耐蚀性提高,其交流阻抗弧增大明显,膜层的腐蚀电位向正方向移动,腐蚀电流减小;10%HCI点滴腐蚀t达115 s。  相似文献   
84.
利用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聚苯胺纳米管(PANI-NTs),将Cu2O沉积到PANI-NTs上,得到Cu2O/PANI/不锈钢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Cu2O/PANI/不锈钢电极的电化学行为。采用XRD、TEM对Cu2O/PANI/不锈钢电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借助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对CO_2还原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ANI在不锈钢基底上以直立的中空纳米管形式横向生长,内径约为100 nm,外径约为200 nm;Cu2O/PANI/不锈钢电极对HCO3-/CO_2具有优良的光电催化还原性能;Cu2O/PANI/不锈钢电极光电催化还原CO_215 h后,溶液中甲醛的浓度为29.5μmol/L。  相似文献   
85.
热电材料是一类通过固体内部载流子的运动来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转换的材料。聚苯胺(PANI)具有原料便宜易得,合成简便,热导率低等优点,其热电性能备受关注。为了了解合成条件对聚苯胺热电性能的影响,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了盐酸(HCl)掺杂的聚苯胺,并研究了引发剂(APS)与苯胺(An)的物质的量比值(n_(AP)S/n_(An))、HCl浓度、温度对聚苯胺热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的合成条件为n_(APS)/n_(An)值为1.25,HCl浓度1.0 mol.L~(-1),合成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86.
《中国涂料》2016,(11):1-8
叙述了聚苯胺分子结构特点和简要合成工艺,对聚苯胺防腐蚀机理,聚苯胺与成膜物共混或与纳米复合在化工设备、海洋船舶、环境友好型等防腐涂料中应用研究及其进展作了重点介绍,与石墨烯复合应用也有涉及。  相似文献   
87.
铝表面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华  宋航 《表面技术》2016,45(4):46-52
目的 提高铝在含氯离子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方法 在含有0.4 mol/L苯胺的1 mol/L硫酸中,采用恒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在铝表面电化学合成聚苯胺,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聚苯胺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研究聚苯胺在0.6 mol/L NaCl、0.6 mol/L HCl、0.3 mol/L H2 SO4和0.3 mol/L H2 SO4+0.6 mol/L NaCl几种腐蚀介质中对铝的防护性能.结果 红外光谱表明,合成的是硫酸掺杂态聚苯胺.紫外-可见光谱表明,不同电化学方法 合成的聚苯胺吸收峰位置相近.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恒电位法制备的聚苯胺为纳米短棒状结构,而循环伏安法制备的聚苯胺呈现出颗粒状结构.聚苯胺涂层铝在各种腐蚀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都比铝正移,在0.3 mol/L H2 SO4中,恒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制备的试样自腐蚀电位分别提高了769、894 mV.相比于恒电位法,循环伏安法制备的聚苯胺涂层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能,在0.3 mol/L H2 SO4+0.6 mol/L NaCl中的保护效率高达91.69%,在0.6 mol/L HCl和0.6 mol/L NaCl溶液中的保护效率分别为80.40%和6.54%.结论 聚苯胺涂层在酸性溶液中比在中性溶液中具有更明显的腐蚀防护效果,在0.3 mol/L H2 SO4+0.6 mol/L NaCl强腐蚀性溶液中能对铝基体起到良好的防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石墨表面的原位接枝反应制备聚苯胺接枝改性石墨(GO-g-PANI)。方法首先对鳞片石墨进行氧化,然后利用表面的羟基与硅烷偶联剂KH550反应在其表面引入胺基,进而接枝聚苯胺,制备聚苯胺接枝改性石墨(GO-g-PANI)。通过FTIR、SEM、四探针导体/半导体电阻率测试仪进行表征,并将其作为导电填料制备导电涂料。结果在苯胺与石墨不同的比例下,产率都在92%以上,并且当石墨与苯胺质量比为3:1时,在石墨表面生长出针状聚苯胺,其形成的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最低,为12.8?·mm。当此改性石墨在固膜含量为30%(质量分数)时涂料的综合性能最佳。结论聚苯胺可以通过原位反应接到石墨上,并且能够改善氧化石墨的导电性能,在导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 (DBSA) 对本征态的聚苯胺 (PANI) 进行掺杂,将不同含量的掺杂后的聚苯胺分别加入到光固化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 (6071) 中,制备了一种低VOC排放的光固化聚苯胺防腐蚀涂层。通过实时红外以及漆膜性能的测试选择了合适的光引发剂,通过电化学阻抗谱、盐雾实验以及极化曲线对涂层的防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加入0.4%DBSA-PANI的光固化涂层具有最佳的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0.
以氯磺酸、苯胺和过硫酸铵为主要原料合成磺化聚苯胺(SPANI),利用聚乙烯亚胺(PEI)还原GO,合成PG复合材料。利用GO上活性位点,将SPANI与PG结合,制备了SPG复合材料。利用SPG与水性环氧树脂共混制备水性环氧防腐涂料。通过FT-IR、XRD对SPG复合材料结构表征,结果表明,PEI上的氨基成功与GO结合,SPANI成功增加了PG的层间距;通过盐雾、电化学等实验对水性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进行测定,并分析了涂层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2wt%SPG时(添加量以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总质量为基准,下同)的水性环氧防腐涂层具有最优异的耐腐蚀性,腐蚀效率可达到99.19%,与纯EP相比,腐蚀电流密度从1080 nA?cm-2减小至307 nA?cm-2,腐蚀电压从-0.840mV升高至-0.347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