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4篇
工业技术   224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7 毫秒
71.
通过软模板在FTO(导电玻璃)上化学浴沉积球状纳米聚苯胺和粉末聚苯胺,将以上两种对电极与无模板化学浴沉积聚苯胺对电极进行对比,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测试手段对这三种电极的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对所制备三种电极进行了CV、EIS、Tafel、IV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三种电极的表观形貌分别为球状结构聚苯胺、平整致密聚苯胺、蠕虫状聚苯胺,其中蠕虫状聚苯胺对电极因粗糙的表面和相对较大的厚度而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此其催化活性位点也较多。而球状聚苯胺对电极则是三种电极中最有序的,规整的表面形貌使电极的导电性增加,加之其球状而产生的较大的表面积而使其光电转换效率在三种电极中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到7.11%。  相似文献   
72.
以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为切入点,对其材料的各个特性、作用等做逐一探讨分析,期望为聚苯胺在各领域的高效研究与利用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3.
简要介绍了目前超疏水聚苯胺的制备方式,概括了制备的基本思路,以及苯胺聚合时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超疏水聚苯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以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为基底,以氯金酸为氧化剂和金源,原位聚合苯胺单体,一步制得氧化石墨烯/聚苯胺/金(GO/PANI/Au)三元复合材料。形貌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氯金酸成功地将苯胺氧化成聚苯胺,并被还原生成金纳米颗粒。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剂用量的增加,三元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氧化剂加入量为0.03mmol时,所制备的三元复合材料比电容最大,在1A/g电流密度、1mol/L H2SO4电解液中比容量达327F/g,在15A/g电流密度下容量保持率也高达81%。  相似文献   
75.
文章用选用对甲苯磺酸作为掺杂剂,苯胺为聚合反应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与目前普遍选用的以盐酸为掺杂剂的溶液聚合反应相比,改进后的实验,聚合物颗粒分布均匀,实验导电率高,节约了实验成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6.
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废弃丁羟黏合剂导电复合材料,考察了苯胺单体质量分数、掺杂质子酸浓度、氧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复合产物导电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仪对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苯胺单体质量分数为20%,掺杂质子酸对甲苯磺酸浓度为0.1 mol/L,氧化剂浓度为0.16 mol/L,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10℃。在此条件下处理废弃丁羟黏合剂可使体积电阻率由原来的1011Ω·m降低到105Ω·m。  相似文献   
77.
作为导电聚合物中的一员,聚苯胺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聚合物,而聚氯乙烯是一种重要且应用很广的塑料.概述了聚苯胺与聚氯乙烯的复合方法,包括直接复合、接枝复合、增塑型复合.针对实现聚氯乙烯的可塑性加工重点介绍了增塑型复合,并展望了聚苯胺-聚氯乙烯复合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功能材料》2021,52(9)
目前高镍材料存在长循环寿命差、安全性能低等问题。表面包覆是提升高镍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具有导电特性的高分子聚苯胺纳米点包覆高镍正极材料LiNi_(0.8)Co_(0.15)Mn_(0.05)O_2从而提高其循环性能。包覆后的材料在0.2C倍率下100圈循环后容量为184.1 mAh/g,保持率为95.7%。1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为156.3 mAh/g,保持率为88.3%。可见纳米点PANI包覆NCM能提高高镍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实验表明材料循环性能提高的原因在于聚苯胺纳米点包覆可以抑制材料表面副反应的发生以及H2-H3结构相变。  相似文献   
79.
《功能材料》2021,52(8)
聚苯胺(PANI)在连续充放电后出现结构塌陷,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变差的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技术,使苯胺在生物质碳(MnOC)材料表面发生原位聚合,控制PANI颗粒在MnOC表面有序生长,制备的PANI/MnOC复合电极材料同时具备MnOC双电层电容和PANI法拉第赝电容的特征。对材料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PANI/MnOC复合电极材料由微孔、介孔及大孔的多孔网络构成,有利于电荷的存储及传输。由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可知,PANI/MnOC复合电极材料相比于PANI,电流密度为1.0 A/g时比电容为385.0 F/g,高于PANI(158.7 F/g)。在2.0 A/g电流密度下,进行5000次连续循环充放电后,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容保持率达到82.2%。  相似文献   
80.
先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在碳布上负载聚苯胺,然后利用溶剂热法在制备的碳布/聚苯胺(CC/PANI)复合材料上生长二氧化钛纳米片,得到了可便捷分离的CC/PANI/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SEM、XRD、UV、FTIR、XPS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并比较了CC/PANI/TiO2复合材料和纯TiO2紫外-可见光条件下催化降解RhB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CC/PANI/TiO2复合材料具有比TiO2更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光致发光光谱说明CC/PANI/TiO2复合材料的发光强度比纯TiO2的弱,有效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瞬态光电流响应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证明CC/PANI/TiO2纳米复合材料更有效促进电子-空穴对分离和提高转移效率;活性物质捕捉实验证实?OH和?O2-是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RhB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CC/PANI/TiO2复合材料循环利用6次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显示了其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